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程咬金家族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程咬金家族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程咬金是武将还是谋士?
应该说是名将,能文能武
程咬金是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骁勇善战,善用马槊。隋朝末年,加入瓦岗军,担任内军骠骑,兵败投顺王世充。武德初年,归降大唐,跟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
程咬金是唐朝开国的有名将领,曾经在李密的账下效力,而之后归投唐军也就成了李世民手下的得力干将。程咬金是山东人,并且程咬金的家族世代为官,自小程咬金就擅长骑射,有着非常好的身手。会发现在如今的各类小说以及记载中,程咬金都被描写成一副非常肖勇上传的大汉形象。
程咬金在年少的时候,当时正值隋朝末年,应为隋炀帝的欢迎舞蹈,还有当时社会阶层的混乱,百姓可以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就有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程咬金在当时年少热血也就加入了起义军中,而之后就被瓦岗军器重。但是没有想到李密指挥不力,程咬金的军队也受到了重创,无奈之下就投降了王世充就进入了唐朝的部下。
于是程咬金就和秦书宝认识了,两个人同样都非常的威猛,之后也被李世民赏识,程咬金为李唐一统天下,可以说贡献了很大。程咬金是非常勇猛和有胆量的将军
薛刚杀程咬金原因?
因为程咬金不可能站在寒门官员一边,因为他的家族与门阀世家关系太密切了。可皇帝和寒门官员是一个阵线,他就更不能出来反对了,可这就会让同阵营的门阀世家很不满。为了解决这种两难的选择,程咬金选择了获罪被贬的手段。
程咬金的小舅子裴元庆厉害吗?
一
裴元庆是隋唐第三条好汉,甚至绝对有击败第二条好汉“天宝将军”宇文成都的实力。
在《说唐》中,武器锤子就是力气的象征,而最典型的就是“金银铜铁八大锤”,这四个人分别是:第一条好汉“擂鼓瓮金锤”李元霸,第三条好汉“八棱梅花亮银锤”裴元庆,第十条好汉“八棱紫金降魔杵”秦用和第十二条好汉挂锤庄庄主“铁锤”梁师泰!
裴元庆就是银锤太保,年纪轻轻,力大无穷,虽然只有十二岁,但锤子三百斤,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自从出道以后,从来没有败绩。
裴元庆相比李元霸的无敌表现,当然没法比,毕竟李元霸是怪物一样的存在,像机器一样的运转,而裴元庆也和李元霸交过手,他接了李元霸三锤!
能接李元霸三锤的人估计在《说唐》中仅有两人能做到,一个是罗士信,力气不比李元霸差,另一个就是裴元庆,甚至宇文成都都不能接李元霸一锤。他接了李元霸三锤,就让李元霸大为赞赏,能够接他一锤的人就极为了不得,更何况裴元庆小小年纪就接了他三锤而没有被打死,这让李元霸相当欣赏,就饶了他性命!
此战其实就是对裴元庆的考试,可以检验裴元庆的成色,当然裴元庆绝对够成色,三百斤的银锤符合他的身份。
可见裴元庆的力气绝对能够胜过宇文成都,能排第三,仅此于李元霸和罗士信!
二
宇文成都和裴元庆是一个等量级的,他们二人的座次基本上也差不多,实力也差不多,但从二人交手战绩而言,似乎裴元庆还胜过宇文成都。
评书中的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历史原型是隋朝大臣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是一位以勇猛著称的猛将。不过历史上的裴行俨可不是程咬金的小舅子,程咬金当时的身份,还不够资格娶顶级士族河东裴氏的女人。
(裴元庆)
裴仁基出身于中古顶级士族河东裴氏,河东裴氏历史上仅宰相就出过59人。隋末唐初这个时代,活跃的河东裴氏人物也有很多,杨广时代有两位宰相裴矩裴蕴出自河东裴氏,李渊建国时最宠信的大臣宰相裴寂也出自河东裴氏。
大业十二年(616年),裴仁基出任河南道讨捕大使,全权支持围剿日渐强大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李密加入后势力越来越大,裴仁基虽然算得上一位军事经验丰富的大将,但还是屡次被李密击败,又和监军萧怀静发生矛盾,最终投降李密的瓦岗军。当时随裴仁基投降李密的,还有鼎鼎大名的秦叔宝、罗士信等人。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这时候也一起加入了瓦岗军。
(裴仁基)
裴行俨每有攻战,所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是当时有数的猛将,在李密手下受到重用。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裴仁基裴行俨父子也投靠东都洛阳政权。王世充废除越王杨侗自行称帝后,对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甚为疑忌,裴氏父子也暗中谋划发动政变除掉王世充复立越王杨桐。***未发动被告发,裴氏父子和同谋者均被王世充处死。
裴仁基有一个遗腹子裴行俭逃得性命,后来在唐朝做到宰相。裴行俭文武双全,既是有政绩的宰相,也是唐朝有数的名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程咬金家族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程咬金家族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