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性的历史,明朝女性的历史地位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女性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女性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女性地位?
  2. 明朝四大才女是谁?

明朝女性地位

很低下,甚至可能是最低下的时候。

首先,之前的王朝皇后甚至一些宫妃都是来自大势力家族或者***的女儿或孙女,强大的家庭背景下,让皇帝一般都会对她们比较礼让。而明朝皇后后妃则是来自民间或者非常低级官吏家庭,甚至很多出身宫女,这样她们完全是皇帝的附庸,没有任何话语权,皇帝对她们也无礼让可言。宫中女性的地位必然会对社会总体女性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明朝女性的历史,明朝女性的历史地位-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次,明朝的“男女之防”远远超过前代各朝,医生(均为男性)甚至不许给女子看病,很多***显贵的女性家眷也不能见医生,只能派人描述病情与医生然后开药来吃。

再次,唐宋时期虽有女性裹足,然而仅仅是是脚细长,并不是损害骨头和脚型,不裹之后,很快就会恢复原状。而且只流行于上流社会,民间很少见。但明朝开始,女性裹足开始流行到整个社会,甚至普遍出现掰折骨头的“三寸金莲”!严重的摧残了女性身心。

最后,明朝再无有名的女性诗人 词人,最有名的女性居然是明亡时期的一些***。最能反应明朝社会小说金瓶梅》里最便宜的便是“良家妇女”,随便几两银子就可以买来!足见明朝女性地位!

明朝女性的历史,明朝女性的历史地位-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四大才女是谁?

商景兰

明代才女商景兰其实是一位在当时十分著名人物,她出生在1605年的时候,卒于1676年,她的字是媚生,是会稽地区的人,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人士。她出自一个官僚家庭之中,父亲是明朝时期的朝廷大员商周祚,而她的丈夫则是抗击清兵的著名将领祁彪佳。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明代才女,商景兰的身上有着非常美好的才华,可以说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妻良母。在1621年的时候明代才女商景兰嫁给了祁彪佳成为他的老婆,他们两个人自从结婚后,始终十分的恩爱甜蜜,关系非常的和谐密切,被当时的人们笑称为金童玉女,由此可见二人的感情是十分亲密的。在1645年的时候清朝军队南京地区进攻,在战争遭遇了失败之后祁彪佳跳进了水中自尽而亡,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商景兰也十分的有志气,她独自一个人担负着教导孩子的责任,而她的教导也是十分成功的,他的儿子女儿以及儿媳妇都非常的才华,他们的家庭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的纷争。另外作为明代出众的才女商景兰还创作过许多的诗词作品,最为著名的就是《锦囊集》了,这里面收录了她的六十多首诗和九十多首词。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人们对她的评价都是非常崇高的,不仅贞烈坚强而且还如此的富有才气,当时女子都将她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偶像,还被人们传为一段佳话。

黄娥

明朝女性的历史,明朝女性的历史地位-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黄娥,世人都叫她黄安人、黄夫人,而且是四川遂宁的妹子。她的才气还受到她丈夫称赞,甚至是到了特崇拜的地步,称她是“女洙泗”等,就是说她的才学已经到了孔子、孟子、毛公的境界了。她和她丈夫的爱情故事也被世人所羡慕和传颂,但是才女终究还是躲不过孤独一生,无望相守的悲惨结局,她的一生就只过了5年的幸福日子。黄娥的父亲黄珂是一个官至尚书的达官贵族,家里特别有地位,而且他们家很注重文学修养,父母都很有才学,在这种书香环境下熏陶的她,从小就博通经史,能写诗书,擅长礼数,才情逼人。她的性格也十分活泼开朗、阳光向上,是一个对自己人生充满希望的人。在公元1519年,她那时候21岁,她的父亲和他在一个朝堂的重臣杨延和商量,将她嫁给他的的儿子杨慎做老婆。杨家几代都是达官贵族,在朝堂中有一席之位,父亲对这门亲事很满意。她呢,知道自己将来的丈夫是一个拥有豪情壮志的文人,对于他的诗赋也是十分的欣赏,而且当时还是中了状元的才子。当时知道自己将嫁给这样一个人时,她还写了这首诗对新郎官表示期待和对他的深情,在诗中,她称自己是红彤彤的石榴花,虽然比桃花和梨花都开的晚,但是却能够十分***的嫁给了身为状元的新郎官儿,与他喜结连理,那时候的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正德14年左右,她的丈夫回京复职,她跟随她丈夫一同前去。在那边她同杨慎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当时的嘉靖皇帝是个贪玩好色之徒,他改变***法统,而杨慎坚决不同意这一举措。他直言进谏,并且带着一众臣子上朝觐见,屡次向皇帝施加压力,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她的丈夫是个不达目的就不会罢休的人,更加强烈的步步紧逼,最后嘉靖皇帝彻底发怒,一气之下将他贬去了云南边疆,杨家就从她丈夫那一代就开始没落了。黄娥并没有因此离开自己的丈夫,而是跟随他沿着运河进入长江,到了江陵地带时,不得已而分离,她要到丈夫的老家去打理家务,而杨慎要去往云南,他的诗表达对这一分别的苦痛,“相看临江水,独自上孤舟。”“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黄娘子更是悲从中来,“炎方风景别,京华音信绝,世情休问凉和热。”他们就此离别,却不知一别近30余年。黄娥回到蜀地新都,她丈夫的老家,日日等待丈夫的回信,好不容易等到他的家书,却无法将自己的思念送去给自己的丈夫,“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滇南就是云南,她丈夫所在之地。他的丈夫时常会想到在榴阁里独守空房的黄娥,可是那年嘉靖皇帝令天下大赦,也未能赦免与他,最后留下一世的寂寞给黄娥,一别就是一辈子。黄娥从21岁开始,活到71岁,只有五年的好日子,一生都徘徊在夫妻离别忧愁的情绪里,她的一生没有儿女,这是天妒,可惜她一身才气,一张好面皮,落得悲剧收场。

沈宜修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苏吴江人,明代才女。出生于书香世家,沈珫(1562—1622,字季玉,号懋所,官至山东副使)女,文学家沈璟侄女,文学家叶绍袁妻。她聪颖好学,才智过人,工画山水,能诗善词,著有诗集《鹂吹集》,收录800余首诗。其五男三女均有文***。长女叶纨纨、次女叶小纨、三女叶小鸾、五女叶小繁、三儿媳沈宪英均工诗词,并著有诗集;叶小纨、叶小鸾文名更盛。诗论家叶燮为其幼子。1636年,叶绍袁将爱妻和子女的作品编成《午梦堂集》,流芳后世。

董小宛

董小宛(1623年-1651年),名白,字青莲,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冒为妾。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画作:《彩蝶图》、《孤山感逝图》、《玉肌冰清图》。诗集:《绿窗偶成》、《楷书秋闺扇面诗拾壹首》、《一柄象牙彩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女性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女性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女性 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