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陈子昂历史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陈子昂历史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陈子昂朝代?
陈子昂(659年—700年,有争议),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子昂集校注》。
本名 陈子昂
别名 陈拾遗
字 伯玉
所处时代 唐朝(武周)
出生地 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出生日期 659年 逝世日期 700年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后世称陈拾遗,与李白、孟浩然等十人合称仙宗十友,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陈子昂的生平?
关于这个问题,陈子昂(约618年-约673年),字元龙,唐代初期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河南荥阳人。他的祖籍为湖南湘乡。
陈子昂十分聪明,早年在家乡读书,因为他的才华,被推荐到长安考试,十分顺利地通过了科举考试。唐高祖时,他被任命为太子少傅,之后还担任过侍御史和吏部侍郎等职务。在这些职务中,他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忠诚,得到了皇帝赞赏和信任。
陈子昂的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山水、自然和人民的热爱。他的代表作包括《登幽州台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高》等。其中《登幽州台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陈子昂虽然才华出众,但他在唐朝初期的政治斗争中并不得意,因为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并不愿意妥协和妥协。他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批评和反对,因此与一些官员产生了矛盾。最终,他被贬到了南方,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继续写作和为民众服务。他在贬谪期间写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陈子昂逝世后,被谥为文,后人称他为“陈文公”。他的诗歌和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陈子昂的资料?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陈子昂历史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陈子昂历史资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