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李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李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
经历过弑兄逼父的李世民,对儿子们的继承问题非常谨小慎微,因为他很害怕这样的皇室惨案再度发生在他的儿子们身上,在李世民心中,只有长孙皇后生的儿子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其他妃嫔生的儿子其实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而长孙皇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
李承乾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8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皇太子,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李承乾12岁开始,李世民就开始让他学习处理政务。
20岁的李承乾生病,不信天地鬼神的李世民破天荒地请了道士进宫为儿子祈福,等到李承乾病愈,李世民又召集了三千人一起剃度出家,并拨款修建西化观和普光寺,还为囚犯减免了刑罚,通过种种举措为李承乾祈福。
这样的大动干戈,足以看出李世民对李承乾的重视。
如果李承乾一直保持谦逊友爱兄弟的态度,也许大唐的江山也不会被武周取代。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李世民的教育方式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对太子的过分爱重,李世民对太子的培养可谓是穷尽了心血,修建崇文馆,作为太子的私人图书馆,世界上最珍贵的典藏古籍都在东宫,世界上学问最高深、品德最高尚的老师也都聚集在东宫。
正因为***都看出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栽培之心,这些东宫的老师们对李承乾的一举一动都盯得死死的,李承乾只要稍稍流露出一丝想要寻欢作乐的迹象,这些老师们立刻就高举礼义廉耻、治国任君的大旗对李承乾一顿批斗。
李承乾从小懂事聪颖,青春期过去了还没有叛逆过,二十多岁了才开始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产生的叛逆心理,这些老师们批斗得越狠,他就反弹得越厉害。
李治得以成为唐帝国第三代天子,源自一个侥幸。
在唐太宗在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朝廷关于皇位继承人问题,分为三大派——太子派,以拥护太子李承乾为代表。
无奈的是李承乾是个草包,实在没能力掌管***。
吴王派,以吴王李恪为代表。只是李恪是外公是隋炀帝,并且在士族里面,支持者也不多,但是李恪的优势在于,李恪个人能力很强,可以吊打草包太子李承乾。
再就是魏王派。魏王和太子是一奶同胞,并且也比太子优秀得多。
三派里面,吴王最弱,名义上太子最强,实际上魏王潜力最大。
而李世民毕竟篡位上台,实在看不得魏王这类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因此,事实上,三个儿子他都不满。
并且这仨在互相斗争的情况下,各自都落了下风,最终,在没有选择的余地下,李世民只好选李治这个连李承乾都不如的草包,做了继承人。
李治上台以后,***迎来了血雨腥风。
这该怪谁呢?
很多人都认为帝王家是无情的,毕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杀兄弑父事件。可是单单以此否定所有的皇帝,是不是就有些过分了呢?其实我国古代还是有很多皇帝,都有着普通父母的心。就比如说清朝时期的康熙,毕竟这家伙宠儿子可是一把好手。
不过我们今天的主题并不是他,而是一位来自于唐代的著名皇帝李世民。那李世民他在现代的名气可不小,哪怕是一个孩童,也能知晓李世民的部分事迹。而提到李世民的儿子,想必大家都会有一个疑惑,为何最后是李治呢?要知道他最疼爱的孩子可是李承乾。 要知道这位和皇后的感情是非常的深,而李承乾又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孩子,所以被受关注,在6岁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多名师的教导。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承乾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熟读诗,礼,甚至还颇有小天才的迹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李世民登基之后,才直接将其立为了太子,而对于他也是越来越重视,一直把他当做新任帝王培育。要知道在12岁的时候,李世民就让他上朝旁听,其目的就是让他接触国家政事,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宠爱。 而在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个不相信任何神话宗教的人,可是在李承乾病重的时候,他居然邀请了道士和尚前来祈福,要知道这可以说是头一遭。而在李承乾病好之后,李世民还修建了道观以及寺庙。可是在贞观7年的时候,李承乾在一次重病,没有办法,李世民就请来了天竺高僧。
而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难道不足以证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性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剧情发展下去,接替李世民的必定是李承乾。可是随着年纪的不断变化,李承乾便变得十分的荒唐,而这便让李世民对其十分的失望。 可是哪怕如此,李世民仍然在坚持,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还是有救的,于是乎便整出了10多位老臣,前往东宫教育太子。但我知道当时李世民可是顶着多大的压力,面对着朝中各臣子的谏言,一次又一次的压下废除太子的言论。
可惜的是最后李承乾犯下了大罪,不仅仅太子的位置不保,按照律法,甚至连性命都难以留下。而李世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再一次想尽了办法。 当时文武百官认为应该立李泰为太子,可是李世民却在心中否认了他,于是乎便让李治做了太子。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治性格软弱,温和。如果他当上位,一定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但是选择李泰作为太子就不一样了,在他坐上皇帝之后,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权,极有可能会***自己的兄弟,而首冲其次的莫过是李承乾。而李世民会封李治,说到底还是因为父母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李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李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