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kodinid 6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营建东都历史依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东都是哪个城市?
  2. 中国隋朝时候的首都是那里?

东都是哪个城市?

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即今天的北京
因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京曾多次成为各朝各代的首都,例如元朝明朝清朝等。
而“东都”这一称号则来源于唐朝,唐朝曾先后在西安洛阳等地设立过首都,直到唐朝晚期,直隶省的东京城成为唐朝的首都,因此被称为“东都”。
此后,东都这一称号也成为了北京的别称。

东都即今河南洛阳市。是隋后期的首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营建。城南对伊阙,北据邙山,唐朝时高宗、中宗、睿宗、武则天玄宗、昭宗、哀帝都洛阳近50年,时称为东都、神都或东京。城内有隋唐时代面积最大的宫殿群——洛阳宫,和中国历史上最高大的宫殿建筑——万象神宫。

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是什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阳市,简称“洛”,古称神都、洛邑、洛京,河南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辖7县7区 。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74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截至2021年末,洛阳市常住人口706.9万人。 

洛阳居天下之中 ,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 。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回洛仓和含嘉仓遗址)、丝绸之路(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 。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 。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 。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2022年,洛阳市生产总值达到5675亿元。

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是什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隋朝时候的首都是那里?

     长安与洛阳都是隋朝的都城。

      681年2月,北周覆亡,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即长安)。

      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并于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

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是什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的首都在大兴城(今西安)、洛阳城。

大兴城是始建于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是隋朝国都。直到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大兴城反为陪都。唐朝建立后,大兴城易名为长安城,属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外国文献上称为胡姆丹。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

一、国号

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是西晋汉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统朝代。由于皇室姓杨,又称杨隋,尊称大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营建东都的历史依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东都 隋朝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