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的凯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的凯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凯里有什么历史名人?
孙应鳌 明代著名思想家(1527-1586) 生平简介 孙应鳌字山甫,号淮海,溢文恭,明朝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著名朝廷大臣、学者、诗人、教育家和贵州教育的先驱。自幼聪颖,好学上进,喜读诗文,善作文章。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公元1546年)举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晋四川右参政,擢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后为朝廷大理卿,户部右侍郎,又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即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兼全国最高学府校长),后任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等。他当官勤于体察民情,善于调查研究,知识渊博,曾提出"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事,受到皇帝的重视和***纳。 他是明朝的名臣大儒,是在王阳明学说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理学家,为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孙氏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求仁",他进出"无欲"、"无欲就是天理",以"无欲"达到"求仁"的目的,继承了王阳明学说思想,是贵州省古代第一位哲学家。 他是著名的诗人。《黔诗纪略》收其诗有457首,编为四卷。时逢奸臣严嵩当权,对他横加迫害。他的诗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仕途的艰险有所讽喻,部分诗揭露了政治黑暗,反映了民间的疾苦。诗风平易自然,有些作品有民歌风味。他的《学孔精舍诗钞》是流传至今贵州最早的一部诗集。《黔诗纪略》称誉他是"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 他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重视教育,曾几度从事教育工作,任陕西提学副使时,作《谕陕西官师诸生檄文》16条,详细阐明了他的教育主经和为学之道。任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时,锐意改革,为国家培养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50岁辞职回家后。在家乡清平建学孔子院,向家乡青年讲学,为发展贵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他还是书法家,大小兼能,特擅楷、行。其书法以欧阳询为基础。参柳公权笔意,端庄严劲,亦如其人。楷书《谕陕西官师诸生檄》,现在西安碑林。福泉有《分守新镇道题名碑记》。 任必达 字裴然,清朝贵州清平县(今凯里)人。生活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初参幕务,后杜门不出,居家著述。著有《清平县志稿》四卷。又工诗文,书法亦重
镇远古镇的山为什么会明?
反光。
北山在石屏山城的一侧,就像一个大屏风,矗立在山的中央。石崖墙高数千英尺,命名为“端直苍阔如屏风”。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机场、湖南芷江机场和贵阳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的凯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凯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