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福州明朝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福州明朝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元1580年,福州是哪一王朝?
公元1580年福州是明朝时期。当时的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帝,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在万历时期,中国非常强大,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万历年间,至少有两大功绩:
(1)军事上的三大征,全部取得胜利,(2)经济社会上实行了“万历中兴”!
福州古代七城门各叫什么名字?
据清代《榕城考古略》记载:福州城“子城之门有七:南虎节门,门外(南)还珠门,东南安定门,东康泰门,西丰乐门,门内宜兴门,西南清泰门;另外罗城之门有六:南利涉门,东南通津门,东海晏门,东北延远门,北永安门,西北安善门,西南清远门;夹城之门六:南宁越门,东南美化门,门内水步门,东北井楼门,北严胜门,西北遗爱门,西迎仙门;外城之门六:南沙合门,东南通仙门,东行春门,东北汤井门、船场门,西怡山门。此宋时之门也。”城内有七重门,自南而北依次排列。
《榕城考古略》载:“宋时,自南台(指仓山岛)渡江十里,次合沙门(外城门今茶亭街北),次宁越门(今南门),次利涉门(今安泰桥北),次还珠门(宋大中祥符间,郡守严辟疆改镇闽台为还珠门,在今东街口北),次虎节门(今虎节路口北),次威武军门(旧址在今鼓楼,唐观察使元锡建,宋郡守元绛更辟双门,明代更名第一楼),次都督府门(唐上元二年即761年创,旧址在今鼓楼第一中心小学门东),丽谯,凡七。”程师孟诗曰“七重楼向青霄动”,王尚书诗云“七楼遥直钓龙台”,都说明七重城楼的高大雄伟。北门曰遗爱门,因纪念郡守元绛而名。政和五年(1115)利涉门发生火灾,城内仅存6个谯门。
明朝番薯的来历?
番薯,原产自南美洲,也被人们叫做甘薯、红薯、地瓜等等,它最开始是由西班牙人带到菲律宾等国,然后由明朝的一个商人带回明朝的。
番薯传入中国,有据可考的,是在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它进入中国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当时有一个福建人叫做陈振龙的,带着自己的儿子在菲律宾(明朝叫做吕宋)做生意。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陈振龙发现当地种植有一种块状作物,大的像拳头一样,外皮是红色的,脆甜多汁,生和熟都能吃,产量高,还不挑地。然后又想想自己家乡,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产粮食不够,如果能把番薯带回家乡,造福家乡的人民该多好。
但是,那时候菲律宾是在西班牙人的统治之下,西班牙人也知道番薯这东西是好东西,就严禁把番薯带出菲律宾。明着带走是不行了,陈振龙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把番薯的藤蔓和绳子缠在一起,外面抹上泥,外面看起来就像一个很脏的绳子一样。就这样躲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回到了国内。
1、番薯明朝传入中国。一般的历史记载来说,红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的,红薯传入时间,公认的记载是在十六世纪末期,比较准确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
2、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3、《金薯传习录》记述: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带到福州,从此传到大江南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州明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福州明朝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