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取经和尚,唐朝取经的高僧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取经和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取经和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代八大高僧?
  2. 唐三藏取经用了多少年?
  3. 唐玄宗取经多少年?
  4. 唐朝时期:唐三藏西天取经总共花了几年时间?
  5. 历史上,唐僧玄奘取经到底是几个人去的?

唐代八大高僧?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2.取经第一,佛教革新——法显

唐朝历史取经和尚,唐朝取经的高僧-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译经***,三论之祖——鸠摩罗什

4.一世祖师,传奇人物——菩提达摩

5.智者***,天台创始——智顗

唐朝历史取经和尚,唐朝取经的高僧-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著名文学家一行禅师,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鉴真***,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书法家怀素***,华严宗开创者法藏***,辨机和尚、善导***。

唐三藏取经用了多少年

用了十四年。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旁又闪上***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缴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

唐朝历史取经和尚,唐朝取经的高僧-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玄宗取经多少年?

16年《大唐西域记》记载:以贞观三年,杖锡遵路……周流多载,方始旋返。十九年正月,届于长安

这是说,唐玄奘贞观三年冒险出发,贞观十九年返回到达长安。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遂以贞观三年四月。冒越***。私往天竺……贞观十九年春正月景子。京城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等。承法师赍经像至。

唐玄奘玄奘取经历经17年。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六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玄奘从印度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唐僧取经17年左右

唐僧是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其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世俗称为“唐僧”,小名叫“江流儿”。《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nbsp

现实中,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十万八千里,17年,又花了2年返回长安,共用19年。

     唐僧,唐朝的玄奘法师。他是1300年前我国伟大的旅行家、思想家、翻译家。为了深入研究佛学,他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取经,一路上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才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玄奘在印度游历、研究和讲学整整13年。回国后,在长安进行佛经翻译。他总共翻译了75部经典,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唐朝时期:唐三***天取经总共花了几年时间

玄奘西行取经前后历时18年。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观二年(628年),29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

历史上,唐僧玄奘取经到底是几个人去的?

真实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只身一人从长安出发,过凉州,出玉门关,途径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终到达印度,当时的天竺。

《西游记》里说唐玄奘被李世民封为“御弟”,然后赐金银马匹,支持他求取真经。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贞观元年,唐僧向李世民上表,允其西行求法,被李世民拒绝,事实上,李世民对佛教并不感冒,不仅如此,还在朝堂上对佛教表示反感,说梁武帝父子好佛教,结果国破家亡,公开宣布:

“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所以,皇帝对此事是不支持的,但唐玄奘求取真经心切,于是独自一人偷渡出关,没有什么“通关文牒”,也就别提什么随从了。

虽然在期间遇到过追随者,但所有人几乎都耐不住清苦,离他而去,甚至有个向导在离开时还抢去了他的盘缠,所以真实的唐玄奘在求真经的路上,虽然没有妖魔鬼怪,但也没有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护佑,是一个信仰坚定伟大的僧人。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取经和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取经和尚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玄奘 取经 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