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盛唐气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盛唐气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字词语概括诗歌盛唐气象的特点?
描写诗歌盛唐气象特点的四字词语,可以是:诗情画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风流潇洒。
从唐朝流传至今的诗歌特别多,在盛唐时期,诗人众多,名家云集,诗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全社会创作,欣赏诗歌的热情也高涨。这一时期的诗歌作者上至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呈现出一种全民参与创作和欣赏诗歌的热潮。正是唐诗创作队伍的多样化,促进了诗歌的世俗化和通俗化,从而使得欣赏的门槛降低,拥有了空前广泛的读者群体。
盛唐的特点?
在中国封建时代,唐朝是最开放的社会。用四方来朝也名符其实。西域中亚各邦国,南地百越诸国,东北方高丽,百济,东瀛都纷纷进贡朝唐。
一是做生意,二是学习中土大唐的先进生产力,多彩多姿的发达文化。相互鉴借,促进交流。这就是盛唐时期的特点。
所谓盛唐文化,是以玄宗朝为主,上溯高武,下及德宪朝,空间分布涵盖开元十五道,以西安、洛阳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文化。
玄宗***天宝间(713年—755年),为历代史家所称颂的“盛世”,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超过前期,政治上实行较开明的统治,而且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也都表现出诸多高峰。既有中外文化融合、物态变迁的时代特征,又有继承古老的传统以通变求新意的民族特质。
以诗歌为表征,李白杜甫所代表的恢宏激昂的盛唐之音、高适岑参壮志酬国的边塞诗和王维等融于自然的田园山水诗,奏起了时代的最强音。
史地的发达、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代表民间文化的传奇变文俗讲百戏,以及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音符。唐代是佛教文化渐趋融入并中国化的重要年代,也是唐人对古今中外各种学问大加总结提炼的时期,大量综合性著述的出现反映了唐人总体智力水平。
盛唐特点:1、在气势上,盛唐诗歌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2、在内容上,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人物。
3、在意境上,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
4、在体裁上,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读之朗朗上口。
唐朝的发展阶段?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盛唐--玄宗***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 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有争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盛唐气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盛唐气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