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七下隋朝的题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七下隋朝的题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隋朝的中考简答题?
二.材料题: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⑵请同学们对大运河开通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南北朝被谁统一?
答,南北朝被杨坚统一。公元420到么元589年国家分列被称为南北朝。公元439到公元589年,经历了五代十六国。即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代。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依靠外戚掌握了朝政,从北周手中篡权夺位,建立了大隋。之后指挥军队南下消灭了南朝陈,统一了中国。
隋朝的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
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
南北朝
(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
该时期南北两势虽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该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南北朝被杨坚统一。
杨坚,弘农郡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灭陈后结束分裂,统一了中国。在位期间他实行五省六部制,减轻赋税,推行均田制,对各族***取招安与军事防御并行策略,开创了“开皇之治”。604年,他在仁寿宫去世,终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南北朝已经持续了二百多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到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要统一的时代了。北方的隋朝统一南方的陈朝,有着以下几个原因。
一,民族大融合。到了隋朝,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汉化了,民族融合使得原本对立矛盾的民族关系大大改善。大家已经承认北朝也是中华民族的政权。
二,南北朝经济发展,也要求国家统一。在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南北朝的经济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南北朝的割据形势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交流,统一成了民心所向。
三,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杨坚是一代英君,他继位以后,***取了各自措施增强国家实力。他完善吏制,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当时,无论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军队数量素质,物资积累等方面,隋朝都远远超过陈朝,隋为灭陈做好了准备。
四,南陈君臣昏庸无能,对北朝的威胁麻木不仁,到大兵压境之时,还在花天酒地,不问政事。最后被隋军突袭灭亡。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也是士子跻身官场的主要阶梯。它自隋开皇年间创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余年。
历史背景: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已深刻了解到原来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存在的严重弊端,家世门第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世家大族长期操纵地方***,称霸一方,堵塞了庶族进入仕途的道路。当时隋朝刚刚统一,急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于是隋文帝杨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地主阶级的***基础,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隋文帝借用历史上的多种选举方法,推行选举。“开皇三年(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四年(584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以供朝廷选用;开皇七年,隋文帝下令,命诸州向朝廷选送三人入官。开皇十八年七月,隋文帝的选举政策有了一个新的变化,下诏宣布:“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要求“诏令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后隋炀帝设立进士科,以“试策”取士,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七下隋朝的题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七下隋朝的题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