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明朝迁都,历史吧明朝迁都了吗

kodinid 5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迁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吧明朝迁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迁都始末?
  2. 明朝定都在哪里?
  3. 请简述永乐迁都的历史意义?
  4. 1941年永乐皇帝谁将明朝迁都于北京?

明朝迁都始末?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定都在了应天府,后分封朱棣做燕王,燕王府的地点在北平。靖难之役后,朱棣战胜了朱允炆,来到应天府称帝。但毕竟北平才是自己的龙兴之地,他无时无刻不想念。

礼部尚书李至刚看透了朱棣的心思,于是对朱棣说,如果真不喜欢应天府,不如就在北平建都

历史吧明朝迁都,历史吧明朝迁都了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应天府毕竟是朱棣父皇朱元璋建立的,不可轻易荒废,所以可把北平改称北京,把应天府改称南京,这样南北二京就可以遥相辉映。

明朝定都在哪里?

明朝开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历史吧明朝迁都,历史吧明朝迁都了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明朝灭亡

应天府(现今的南京),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

历史吧明朝迁都,历史吧明朝迁都了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现在的北京)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

请简述永乐迁都的历史意义

永乐迁都是指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的事件。 永乐迁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政治军事

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 石敬瑭向 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附近已有约500年不在汉族朝廷中央政权控制之下(若从 安史之乱河北藩镇兴起算起则更长);而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成祖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京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

经济

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相当明显。北京的营建使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 大运河从江南转输。因此在明清两朝,漕运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 临清和沧州等,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1941年永乐皇帝谁将明朝迁都于北京?

1941年都什么时候了还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是在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1年迁都北京的。

明朝在明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的。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河南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平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平;被强令迁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永乐七年,明成祖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亲征回师后,明成祖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北平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吧明朝迁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吧明朝迁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北平 明朝 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