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够乱,唐朝变乱

kodinid 4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够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够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是唐朝最大一次叛乱,其历时多少年?
  2. 安禄山之乱是唐朝最大的依次叛乱历时多久?

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是唐朝最大一次叛乱,其历时多少年

安史之乱在历史上是从:755年12月16号到763年2月17号。7年零2个月

但其实打仗应该没那么久,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人参战,粮食够吗?

唐朝历史够乱,唐朝变乱-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可是不像现在食物多(现代食物也不多)。特别是古代没有什么农业技术,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产量,而且存放也是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时间应该是没那么长,到后期也就是一些小骚乱,或者说是下一个朝代的抹黑。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共持续了7年零2个月,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朝历史够乱,唐朝变乱-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中央集权腐化削弱、土地兼并剧烈,百姓多被迫流亡等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禄山作为叛军统领,反叛后一年就死了,但为什么叛乱可以持续七年之久?

在势如破竹迅速占领长安之后,安禄山的燕军就开始瓜分唐王朝巨大的财富,竟然不对逃往巴蜀的唐玄宗进行追击,从而让唐朝重新集结兵力,比农民起义也强不到哪里去。加之安禄山本人因为身患重病,其子还对于谁接班争得死去活来。所以浩荡一时的安禄山反叛立即就走向了颓势,但是繁镇割据开始成形,唐最高领导阶层和久疏战阵的唐军更是差劲。看《长安十二时辰》几个战场回来的士兵直接砍瓜切菜一般冲进了花萼楼,打翻一片龙武禁军,可见玄宗时期边塞以内的士兵战斗力多差。

唐朝历史够乱,唐朝变乱-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身为唐王朝的统治者的唐肃宗因上位不正,总怕被人效仿夺权,没能做大手笔决策,不信任前方王爷和大奖。唐肃宗平定安禄山残党的时候,命广平王为总指挥,而大将郭子仪任副指挥,但唐肃宗对于权力是十分的谨慎。而广平王这两个人当了一段时间的指挥,就被唐肃宗叫回长安陪自己了。不为别的,就怕广平王或郭子仪不知道是谁会变成第二个安禄山。严重制约了本就不强的唐军的发挥,战略战术弱鸡,甚至令几十万藩镇联军一败涂地。

其次,安史之乱其实有四个最野心勃勃,权利熏心的叛军领导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安庆绪、史朝义是真能坑爹,直接把老爹干掉夺权,史思明是真能打仗,可惜被儿子坑死了,最终还是靠水平差劲的史朝义坑爹夺权,唐军才终于等到个软柿子捏,这才结束了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定后,地方掌握兵权的将领藩镇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中央权威扫地、实力微弱而不能止,大唐盛世也一去不复返。


安禄山之乱是唐朝最大的依次叛乱历时多久?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 有***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够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够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安禄山 唐朝 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