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有哪些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成语典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成语典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丝不苟成语故事的大致内容是?
  2.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的什么故事?
  3. 明代爱国故事简短?

一丝不苟成语故事的大致内容是?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故事大意:明朝时期,据说皇帝曾经令行禁止宰杀牛,有个人想吃牛肉便送了五十斤牛肉去贿赂县令汤奉。汤奉对这牛肉也是垂涎欲滴,但他又不敢去违抗皇帝的'禁令。于是他去请教张静斋如何是好,张静斋给他出了个点子道:“你可以秉公执法把送牛肉的人抓起来痛打几十板,然后将牛肉堆积在木枷上给他戴着游街示众,然后你在县城贴上告示,以此证明自已的廉洁奉公,如此一来你的上司便知道你是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你还可以借此良机获取步步高升的机会,官职更上一层楼也就指日可待了。”

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丝不苟》成语故事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的人也不例外。

一个信奉***的乡绅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送了五十斤牛肉贿赂知县汤奉。

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汤奉也是个***徒,他也十分想吃这牛肉,但又不敢违抗皇帝的禁令。

这时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正来府中拜访。

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

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明朝历史成语典故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才有几个信奉***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

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万万使不得。

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的人?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的什么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扩展资料: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源自历史记载书籍《明史》。当年明月在反复研究《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等历史真相并使用现代的方式阐述了明朝发生的事,它结合着一些档案、笔记野史、碑刻等,以各地发现的墓志而论对历史的空白进行填充。


明代爱国故事简短?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成语典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成语典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牛肉 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