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

kodinid 5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隋朝大运河历史解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唐大运河讲解?
  2. 隋朝历史讲解?
  3. 隋朝大运河的特点及影响?

隋唐大运河讲解?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它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

这条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时期,吴国为伐齐国,在扬州附近开凿了连接江淮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开端。

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视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时,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贯通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成了隋唐大运河。

这次连通的大运河首次使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运河的开凿,不仅促进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视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时,它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在世界历史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

隋朝历史讲解?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

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视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高祖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高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公元604年,隋世祖杨广即位营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世祖;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当时周边国家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中国文化与制度的影响,以日本遣隋使最为著名

基本信息

隋朝大运河的特点及影响?

隋炀帝运河,开通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政治上,隋***为加强对东北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地位作用:隋运河以洛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运河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汴河怀古》(皮日休)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解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大运河 隋朝 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