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

kodinid 4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朝时朝鲜很强大吗?为什么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次都打不下来?
  2. 韩国说高丽承接高句丽,为何引起中国网友激烈反对?
  3. 隋朝灭陈算不算是对中华文化汉文明的摧折?如何看待隋朝的正统性?

隋朝时朝鲜强大吗?为什么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次都打不下来?

这标题混淆视听!隋朝时期哪来的朝鲜?半岛北部高句丽,南部三韩,朝鲜一般现在指的南部三韩后裔,但是却是800年后明朝初期给三韩人的封号,此朝鲜跟中国古代箕子朝鲜是两码事,卫满朝鲜被汉朝灭亡后,朝鲜一词已经1500年未代指任何国家

史载,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杨广巡行至金山(今阿尔泰山)东突厥启明可汗牙帐驻跸处,恰巧遇见前来与突厥通好的高丽(今朝鲜)使者 。隋炀帝接受大臣裴矩建议,让高丽使者转告其王高元入朝称臣纳贡,不料高丽王高元置之不理,拒绝来朝,隋炀帝以此为借口,准备大举发兵攻伐高丽。

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业八年(612年)正月,隋炀帝下诏调集130万军队对外号称200万,分成24路,浩浩荡荡北击高丽。隋炀帝亲率6路精锐大军随后开拔,隋军兵分30路攻伐高丽 ,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除130万主力外,另有数万大隋水军在右翎卫大将军来护儿的指挥下,从东莱(今山东烟台)港出发,沿海路进击朝鲜半岛 , 以接应陆军。另外,强征随***运粮草、辎重等作战物资的民伕更是多得难计其数。一时间,天下扰动,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来护儿率水军从距离平壤60里的一处滩涂登陆后 ,击败了前来抵御的高丽守军,首战告捷,信心大增,于是他率部乘胜围攻平壤城,并纵兵大肆抄掠,不料被高丽伏兵突袭,猝不及防下损失惨重,四万余将士被杀的只余数千人逃回到战船上,随即拔锚仓惶撤回。再说陆路。隋军大将宇文述、于仲文率30.5万步军先锋渡过鸭绿江,直扑平壤而来。不料,渡江时,很多士兵因随身携带的粮食、器械过重,不堪重负下大家多将粮食偷偷扔掉了。才走一半,口粮已尽,士卒们饿得面无人色,寒冷饥疲一起袭来,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不得不沿路返回。不想大军返回途中遭遇高丽军伏击,隋军一心逃命,将士皆无战心,被高丽人揍的丢盔撂甲、尸横遍野、兵败如山倒。《隋书》记载:是役,30.5万人的隋军前锋仅2700人侥幸逃回,战马、辎重、军械等作战物资的巨大损失更是难于统计。

隋炀帝第一次征伐高丽以惨败告终。此次攻打高丽,可谓牺牲巨大、得不偿失,也给天下苍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无尽灾难,一时间,大隋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风起云涌,聚众抗争者大股的有数十万,小股的几千数万,已给隋王朝统治基础造成了严重威胁。隋炀帝不知反思,仍一意孤行,坚持发动对高丽的不义战争

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又发动了第二次攻伐高丽的战争。此次作战之战略部属和第一次基本相同,炀帝领中军坐镇辽东,宇文述、杨义臣率数十万陆军主力猛扑平壤,来护儿统领数万水军,仍由东莱走海路赴朝支援陆军。宇文述率陆军抵达前线后,旋即与高丽军接战,初获小胜。来护儿的水军舰船还未驶离胶东半岛,司徒杨素之子杨玄感就在黎阳发动了叛乱,并率叛军围攻东都洛阳。炀帝在辽东惊闻后方有变,忙撤军回救洛阳,因过于匆忙,堆积如山的粮草、军资器械、营帐来不及运走 ,几乎原封不动地丢弃在战场上。隋朝第二次大规模远征高丽的军事行动又告失败。

隋炀帝两征高丽,均大败亏输,还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激烈抗争,一时间烟尘四起,兵革不休,如今杨玄感又举兵反叛,使隋王朝元气大伤。尤其是屡仆屡起的农民起义,使专横跋扈、好大喜功的炀帝几遭灭顶之灾,但他仍不思悔改,怙恶不悛的他仍念念不忘征服桀骜不驯的高丽,遂于大业十年(614年)发动了第三次讨伐高丽的战争。这年夏天,来护儿率水军顺利登陆朝鲜半岛,随后在平壤附近击溃高丽军。高丽毕竟是小国,连年战争已使其不堪重负,军民疲惫不堪,虽然两次击败汹汹来犯的隋军,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高丽军亦属两败俱伤、强弩之末了,高丽王高元遂遣使求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隋炀帝顺坡下驴,借此收兵。

隋炀帝不惜工本开凿南北大运河,后又连年用兵、劳师远征击突厥,攻高丽,不知糜费了多少财力和民力,其父文帝杨坚行与民生息之策 ,遂有了”开皇之治“,使他刚上位时府库充溢、贯朽粟陈、政通人和、士马强盛,但三征高丽后已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局面了。

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多数人根本就没搞清楚隋唐持续攻打高句丽的根本原因,所以也就不清楚为什么隋炀帝三次伐高句丽都失败,呵呵。。。因为高句丽不是韩国棒子,而是鲜卑人故地,是隋朝鲜卑势力最后的根据地,攻打高句丽,就是在攻打鲜卑旧势力,而且隋炀帝的倒台,既不是农民起义造成的,也不是昏庸残暴造成的,而是鲜卑旧势力的反扑造成的。。。呵呵。。。

因为杨广的军事能力不行,他打仗高光的时候老爹都派名将去具体操作,名臣把控大势,顺带给杨广刷经验。

三次东征,第一次百万大军直接平a过去,以为滚脸赢,结果损兵三十万,高句丽拿隋军人头筑京官,炫耀武功,威慑隋军。第二次内乱平叛,第三次对面说投降了,双方作罢

韩国说高丽承接高句丽,为何引起中国网友激烈反对?

部分韩国史学家总喜欢以高丽成宗时期的大臣徐熙曾说的话“我国即高勾丽之旧也,故号高丽”为由,将高句丽和高丽处理成相互承接的关系,就像我们中国的唐宋一样。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对此中国网友的答案是“痴人说梦话”。韩国目前按史学共识定义属于古代“高丽王国”的承接人之一。

因而说高丽承接高句丽等同于说韩国承接高句丽,高句丽是属于韩国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此若高句丽是个地处朝鲜半岛的国家,中国网友绝不会说什么,毕竟不关自己事。

但问题是通过相关史料的重塑,高句丽的疆域囊括很大部分今天的中国东三省,且其最早的首都纥升骨城、国内城、丸都城被考古定为今辽宁省桓仁县、吉林省集安市境内。

因而若高句丽成为韩国历史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吉林和辽宁两省就跟韩国有了扯不清的历史纠结,而这正是中国网友万万不能接受的。

至于高丽到底有没有承接高句丽?从目前的史料来说“没有可能”,高句丽和高丽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国家,且二者还是相见大恨的“世仇”。

首先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前后,是由中国东北原住渔猎民族扶余人建立,而高丽国的前生新罗是为在公元4世纪前后由生活在朝鲜半岛南部的传统三韩部落角逐而出。

再而新罗国和高句丽曾长期对峙,直到公元643年新罗抱大唐帝国的大腿。公元659年4月,高句丽怂恿新罗邻国百济强攻新罗疆域。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其实这个问题我是不想回答的,但是又不吐不快。现在喜欢历史的朋友很多,但是我认为他们的水平也仅仅达到喜欢这个层次。历史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录,其核心是事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历史变成了一种工具,参杂了太多利益,事实反而变成次要的东西了。所以我认为一个真实爱好历史的人,在读历史书时,最好不要有代入感,要有一种上帝视角,对一历史事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阅读尽可能多资料,不论是来自那一方的,在时间的沉淀中,我们才会最大程度接近于事实。如果您仅仅满足作为一位民族主义者,就如同某些韩国人一样,对于这样的论辩,我个人是不想参与的。

隋朝灭陈算不算是对中华文化文明的摧折?如何看待隋朝的正统性?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我是浮沉的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得搞清楚什么叫“对中华文化汉文明”的摧残,不管是隋朝或是南方的陈朝,在当时仅仅都是华夏大地的一个政权而已,都不能完全代表任何一个文明,一个***(陈朝)的覆灭和文明的消亡没有必然的联系。

隋王朝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少数民族王朝

隋王朝的统治者杨坚,根据历史记载其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虽然这个说法有伪托的嫌疑,但是都不能否定杨坚是汉人的事实。

杨坚的父亲杨忠在西魏时期就是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在北周建立前后,杨忠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北周开创者宇文泰的信任为朝中重臣,杨坚和其父杨坚代表的是鲜卑北周***中的***势力。

到了隋王朝建立前,北周***中的***势力已经占据统治地位,鲜卑贵族的势力不断衰弱。在杨坚取代北周的时候,杨坚已经大权独揽,反对杨坚的鲜卑贵族大多已经被其消灭,而剩下的都是支持杨坚的鲜卑贵族。

中国北方在经过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后,到了杨坚建立隋王朝时,再次形成了以汉文明为核心,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华文明。因此,隋王朝灭亡南方的陈朝是结束中华大地接近400年混乱的统一战争,而不是摧残中华汉文明。

隋王朝的在其统一天下的时候,已经无可争辩的正式确立了其正统地位,根本不需要任何其他的理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国人如何评价隋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高丽 高句丽 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