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图

kodinid 4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对外战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对外战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末和宋末哪个厉害?
  2. 明朝万历援朝战争,明军战绩真的如此不堪吗?

明末和宋末哪个厉害?

宋末经济富有,但军事文弱;明末经济***,但军事强悍,奉行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综合来看,认为明末更厉害一点。

第一,从对手来看,南宋面临的蒙古铁骑更厉害,亚欧大陆无人可挡,上帝之鞭闻风而逃。而清朝,属于趁虚而入,乘火打劫。这方面,南宋得分比明朝略高。

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图-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从场面来看,南宋对蒙古,基本只能逃跑,唯有在钓鱼城、襄阳坚守时间略长。反观明末,虽屡次受后金游击战袭扰,甚至多次打到腹地抢掠,但仍还可以在应对农民军起义,这个当时最大风险的同时,抽出手来组织反击,有效退敌。

第三,从战绩来看,明朝名将辈出,精锐尽出。有袁崇焕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有卢象升的天雄兵,孙传庭的秦兵,左良玉的长江大军,祖大寿、曹文诏等战将。甚至,还有余力,赶跑荷兰人,收复台湾岛。

明朝万历援朝战争,明军战绩真的如此不堪吗?

怎么能说不堪呢?恰恰相反,万历皇帝主持的援朝战争反而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打的日本三百年里不敢再进犯朝鲜,直到1910年朝鲜才因为清王朝的衰败被日本占领,但是自1598年开始,其后的三百年里,日本再也没有染指朝鲜的打算。

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图-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为什么说这场援朝战争是明王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正是因为明王朝虽然打退了日本,但是却在满清的进犯下接连失败,最后亡国。

那么明王朝在这场援朝战争中表现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日本在丰臣秀吉的领导下自1592年4月开始,抽调近30万,其中陆军15万人左右进行渡海作战。战争初期,日本仅用一个月就击垮朝鲜军队,并攻占朝鲜都城平壤,当时被驱逐的国王李松向明廷发出求救。

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历史明朝对外战绩图-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历皇帝指派辽东军队以及戚家军共4万3千人(后又不断增兵至10万)左右开赴朝鲜战场,由李如松率领,朝鲜军队则由李舜臣率领海上作战,期间明军依靠大量的火炮得以占据战场优势,双方合力并在平壤之战中击溃宇喜多秀家率领的日本军队,双方和谈,这一年是1595年。

但双方的和谈实际上却是各怀鬼胎,当时明方的和谈代表是沈惟敬,日方是小西行长,沈惟敬为了贪功省事,向万历皇帝谎称日本已经答应册封和称臣,而小西行长却向丰臣秀吉说明廷已经答应日本方面提出的七条合约,分别是:

和谈初期由于各自欺瞒,因此得以顺利进行,万历皇帝也就顺理成章的写了一道诏书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但是丰臣秀吉接到这封诏书后却勃然大怒,双方的谈判破裂,而沈惟敬回到朝鲜后不敢回北京

而日本正积极备战的消息传回北京后,万历皇帝大怒,革了兵部尚书石星,问罪下狱,并积极准备派兵援朝。

15***年,丰臣秀吉再次集结14万左右渡海作战,战役初期明朝方面派出近4万左右,后又陆续增兵至8万,那场令韩国人传唱的“鸣梁海战”便发生在战争开始后的8月。

万历朝鲜之战明军的表现不算差也不算太好 和日本军战力旗鼓相当吧 各占优势

第一次朝鲜战争明军作战表现:

1、第一次平壤城之战,明军失败,是因为明军在粮草准备不足、情报不准的情况下仓促出战,原本是想以2300多骑兵快速击杀驻守平壤的1000多日军,但没有料到日军援救已经进入平壤,结果只能一败涂地;

2、第二次平壤城之战,明军在准备充分之后,以7万人+数百佛朗机炮的绝对优势对战小西行长的1.5万平壤守军。

此战明军796人战死,1492人受伤取胜。日本小西行长则部队减员(战死、逃跑、被俘虏)11300人,仅剩6600人,不得不后撤。

3、碧蹄馆之战是明日两军先锋军的胶着战,明军参战人数为3000先锋骑兵,日本参战人数为2万先锋兵。

至于伤亡,有多种说法:明朝记录日军战死8000人;朝鲜史纪录明军和日军双方各自死伤500-600人;部分日本史料记载明军参战2万人,明军战死6000人。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碧蹄馆之战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让李如松的亲兵损伤很重,导致李如松不再积极进攻。

在幸州山城之战时,李如松***取烧毁日军龙山粮仓逼迫日本后撤的战术,逼迫日本放弃汉城,退守釜山。

至此之后,明军在朝鲜再无大动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对外战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对外战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日本 明朝 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