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屯田的历史,唐朝屯田的历史意义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屯田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屯田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代屯田制度叫什么?
  2. 唐朝在西域屯田戍边的特点?
  3. 历史上的屯田制,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4. 唐朝如何统治羁縻州府?

唐代屯田制度叫什么?

唐代实行租庸调制。

由于唐初统治者手中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这就叫租庸调制。

唐朝屯田的历史,唐朝屯田的历史意义-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在西域屯田戍边的特点

唐朝自贞观就开始对西域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在东起蒲类海(今巴里坤湖), 西至碎叶川(今楚河),南抵昆仑山,北达准噶尔盆地的广大地区进行屯田,使西域的屯田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唐朝盛世之时,屯田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中央***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置屯田郎中,主管大唐屯田政令;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而西域地区的屯田设置,与军事紧密相连,设置的军使、都督、节度使不仅担负戍边重责,还必须管理屯田。

屯田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管理机构之完善,是唐代在西域屯田的特点。

历史上的屯田制,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现在就有"屯田",比如新疆建设兵团和"北大荒农场";这两个地方实际上就是古代屯田制的延续。

唐朝屯田的历史,唐朝屯田的历史意义-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屯田制,就是在"官有"(国有)土地所划拨一部分让人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

屯田制,始于汉代的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当时汉武帝赶走了匈奴以后,在边陲驻扎了大量的汉兵,为了解决从内地调拨粮草给养的问题,朝廷下令允许戍边部队屯田;其目的是"自给自足"。

汉代以降,历代王朝大多豆***取同样的"屯田"(军屯)来解决部队的给养;

唐朝屯田的历史,唐朝屯田的历史意义-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金、元以来,屯田的地域分布发生了变化。金***于驻军所在地分拨田土,兵士屯种自给,屯田由是遍及内地和边陲。

元朝幅员辽阔,各卫、行省,皆立屯田。明代继承元代的军户制度,军户子孙世代为兵,作战而外,平时屯种。

明代为充实边防力量,鼓励商人运粮至边地仓库交纳,由官给与盐引;而盐商惮于长途转运粮食,乃在官府拨给的边区荒地上招募游民屯垦,以所获粮食,换取盐引,称为商屯,

它在整个屯田事业中所占比重很小。

屯田有时又被称为营田,原意是"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实际上,历代不少营田也常使用士兵,即使是民屯,也多***用军事编制,所生产的粮食主要也是供军需;

纵观古今,历代屯田规模不一。汉武帝在黄河河套以至河西张掖、酒泉一带有屯垦戍卒60万人。唐代屯田主要在辽东至陇右的北方边界,有5万顷左右

屯田制从汉朝开始,以后很多朝代争着效仿。屯田制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对国家经济、国防、民生、生态等,有着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新中国开发北大荒,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农场、林牧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等。都是现代版的屯田制,战略意义远胜古代的屯田制!

唐朝如何统治羁縻州府

羁縻府州是唐朝为安置边境地区内附的少数民族部落而设置的一种特殊行政区划,包括羁縻都护府、羁縻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县四级,唐人或称为“藩州”。自唐高祖武德年间起,至宣宗大中年间的二百四十年内,都不断的有羁縻府州的设置。其数量之多,也为罕见,《***六典·户部尚书》中记载唐羁縻州有800多,而刘统经过考证则证明“唐朝设置的羁縻府州,就目前能收集到的,已达到将近1000个。”在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它既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和睦团结及经济文化交流,又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屯田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屯田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屯田 羁縻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