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张璁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张璁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张璁当了多少年首辅?
七年首辅。
张璁敢于和皇帝及其亲族、文官团体、宦官和勋戚贵族相抗衡。可以说,当时整个明朝所有的恶人、恶法都是他的敌人。张璁毫无畏惧,战而胜之,几千年来能做成这件事的几乎只有他一个,令他的政敌们都瞠目结舌。
张璁辅政的七年,为明朝的经济、遏制贪官污吏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明朝大器晚成宰相?
明朝的张璁,据说他早年的经历也算是比较凄惨的,并没有像我们看到的那么顺利,在考试的时候就大概有考过七八次,到了40多岁的时候他才好不容易为朝做官,这个时候的他恐怕已经年过半百了,就真是这么大岁数,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最初的目标,仍然非常的有信心。
张璁(1475年12月27日-1539年2月24日),字秉用,号罗峰。后为避御讳,明世宗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今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祖籍福建莆田。明朝中期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
冯溥,是明朝大器晚成的宰相,出生成长于明朝,但真正做官做到宰相了,是在清朝
冯溥(1609-1691) 清初大臣。字孔博,号易斋。卒谥"文毅",益都(今属山东青州)人,冯裕六世孙。
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初授编修,后擢吏部侍郎。康熙年间为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73岁时,以年老乞休获准,以原官致仕,加太子太傅,返归青州故里。临行前,康熙皇帝御笔题诗相赠:环海消兵日,元臣乐志年。草堂开绿野,别墅筑平泉。望切岩廓重,人思霖雨贤。青门归路远,遗兴豁云天。
明朝十大权臣排行?
明朝历经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历经十六为皇帝。
一、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古人以“立功、立德、立言”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而大明王朝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之人,王阳明堪称为明朝第一人。
二、力挽狂澜于谦
于谦(1398-145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高风亮节千古流传。
张居正(1525- 1582)。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四、神机妙算刘伯温
万历皇帝间有没有叫张冲?
张阁老,这是民间对明朝内阁首辅张璁(1475年-1539年)的尊称。
张阁老,字秉用,号罗峰,后因避讳,由嘉靖皇帝钦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温州府永嘉三都普门村人(今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明朝嘉靖年间重臣,官至内阁首辅。卒谥文忠,嘉靖皇帝特赐赠太师。在位期间清廉奉公,以严革贪风、罢撤天下镇守太监、清理勋戚庄田、等改革闻名,张璁是明朝大改革的奠基人,为我国历史上继王安石之后、张居正之前的一位改革家。如何评价明朝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张璁?
我是壹玖柒零,历史爱好者,欢迎关注!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由作者当年明月写的一本小说叫《明朝那些事儿》。在这部***中,就有写到内阁首辅张璁。不过,却被描写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
在作者当年明月的笔下,张璁是个典型的心胸狭隘的小人,爱耍小聪明的投机者。最终,被一个拥有正义感的“侠客”赶走了。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真正历史上的内阁首辅张璁,是一个从小就志向远大的人,也是一个历经无数坎坷的人。曾经,连续七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从青年24岁时考到中年47岁。张璁,因每次科考都名落孙山,有几次中途都想过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终于,在第八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考上了。
张璁,可以说是一个在进入体制内之前就已经有很多著作的学者,他的著作主要关于礼学方面的。他属于比较偏激的思想家。
张璁,在刚入官场的时候就敢与当时的首辅,甚至与整个明朝的官场相抗衡,差点被别人给“GG”了。虽然这样,但是张璁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和立场毫不动摇。很多人认为他这是一种“投机”行为。
张璁,从刚入官场到成为当朝一品大员仅用了六年的时间。 不过,他始终都很穷,不管他是当朝一品大员,还是后来做内阁首辅,依然很穷。
明武宗朱厚照无后,去世之后无人继位,只能从近支皇亲中选择一人继位,最终朱厚照的堂弟、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熜成了***儿,被后世称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个极其聪明且好强的皇帝,他继承皇位后,大臣们想按照传统让他尊自己的伯父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就是父亲),表示他继承朱佑樘的香火,如此一来,嘉靖就不能认自己的亲爹兴献王为父了,这让嘉靖很不能接受,继承了皇位却不能认自己的亲爹。为此,嘉靖与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斗争,史称“大礼议”。
最终,嘉靖皇帝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自己的父亲兴献王虽然生前没有当上皇帝,但是死后被追封为睿宗献皇帝。
嘉靖之所以能够赢得这一旷日持久的辩论,除了自己皇帝的权威和坚持之外,一个小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个小人物为嘉靖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击败了以杨廷和为首的朝廷大员们,这个人叫张璁,他也因此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最终成为内阁首辅。
但是在当年,张璁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官,发表了支持皇帝的言论之后变成了过街老鼠,大臣们认为他是投机取巧,刻意迎合新上任的皇帝。因大礼议被赶下台的首辅杨廷的儿子杨慎,联合了一百余位大臣联合上书,弹劾张璁是曲意迎合的小人,应当被诛杀,但是嘉靖皇帝怎么可能杀掉支持自己的张璁呢?于是,杨慎带领着大臣们来到宫门外集体***,逼嘉靖下旨诛杀张璁。
一群硬骨头的大臣碰上了骨头更硬的嘉靖皇帝,于是这场***活动变成了马拉松,到后来事情越来越离谱,***几乎变成了哭丧,一群大臣围在宫门外嚎啕大哭,个别激动的甚至一边狂拍宫门一边痛哭流涕,忍无可忍的嘉靖皇帝决定动用一下皇帝的权利——廷杖。
于是,明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廷杖拉开了帷幕,除了年老体弱和官职太高的以外,参加***的一百多位大臣被执行廷杖,一时间***与大棒齐飞,最终有16人被打死,从被***数到死亡人数均创了明朝廷杖的记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张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张璁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