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官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官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地方官员名称?
古代官吏的等级。两汉以俸禄“石”(dà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时,开始在官品中分正、从。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
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文武并同。
唐朝节度使是几品官?
节度使是从二品官。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唐朝时各州都有哪些官员?
题主是想知道州官员设置的情况吧。在唐朝时,每个州按照人口、大小的不同,分为上州、中州、下州。上中下州因为事务轻烦不一,设置的官员就有些不同。
根据《新唐书卷49》:
1、刺史一人,從三品,職同牧尹;別駕一人,從四品下。武德元年,改太守曰刺史,加使持節,丞曰別駕。十年,改雍州別駕曰長史。高宗即位,改別駕皆為長史。上元二年,諸州復置別駕,以諸王子為之。永隆元年省,永淳元年復置。景雲二年,始參用庶姓。天寶元年,改刺史曰太守。八載,諸郡廢別駕,下郡置長史一員。上元二年,諸州復置別駕。德宗時,復省。元和、長慶之際,兩河用兵,裨將有功者補東宮王府官,久次當進及受代居京師者,常數十人,訴宰相以求官;文宗世,宰相韋處厚建議,復置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州別駕。
2、長史一人,從五品上;
3、司馬一人,從五品下;
4、錄事參軍事一人,從七品上;
5、錄事二人,從九品下;
6、從七品下:
7、司功參軍事一人、
唐朝时期地区行政划分为***:中央―州(府)―县,全国共360州(府),州按人口数量(户)分上州、中州、下州。
依据州的等级,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相差很大。就上州而说,最髙长官刺使,依次是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事、录事等,共计有品级的官吏23人,无品级的官员143人,教育人员75人,各类随从172人,用现代的说法也算订编订岗,一个萝卜一个坑。
不过中州、下州官员相对设置就少一些,下州相比上州要少近一半,这根它所管辖的人口数相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官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官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