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kodinid 6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虎牢关的由来?
  2. 卢龙名字由来?
  3. 山海关是多少年修建的?
  4. 我国古代十大关口都是哪些?

虎牢关的由来?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因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的忌讳亦称武牢关,在洛阳以东,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它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

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故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虎牢关,属古成皋县,公元598年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朝以后称为汜水关。又名虎关、武牢关、成皋关、古崤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18公里的汜水镇,因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穆天子传》记载: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

卢龙名字由来?

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时期,卢龙塞已经是中原地区面向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隘之一。而正式将此地命名为卢龙县始于隋朝,据说是因其北部依傍古之漆水(今青龙河)而有其称。

山海关是多少年修建的?

山海关建于明洪武14年(1381年)。它被称为山海关,因为它建造了一个城市,建造了一个卫生关系。山海关是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故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庐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长城东北关口之一。1990年以前,它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的起点。被誉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世界第一关、边县之喉、京师之保,与千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

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它因靠近山海而得名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代长城的东北关口之一;它被誉为中国长城“三绝”之一,世界第一关,边境县咽喉,首都的保障,它与千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举世闻名。

结论:山海关修建于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
解释原因: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朱棣决定在边境要地建筑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以应对北方的蒙古族入侵。
随后,永乐十年,明成祖开始命令修建东北长城,并在其最东端的地方建造山海关。
内容延伸:山海关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曾经见证了无数战争的发生和结束。
如今,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山海关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并成为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之一。

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故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海关是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的(明朝永乐年间指的是1403年至1424年期间)
原因是为了加强明朝对北方边疆的防御,防止外族侵犯。
此外,修建山海关也是为了维护明朝的海上贸易和船运安全。
山海关的修建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参观。

我国古代十大关口都是哪些?

“关,以木横持门户也”,是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地设置的守卫处所,历史上的关口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处关隘都是是著名的军事要地,古代十大关口有:

1.山海关

2.紫荆关

3.娘子关

4.雁门关

5.居庸关

6.嘉峪关

7.潼关

8.平型关

9.友谊关

我国古代十大关口:

一、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素有中国长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古城是明万里长城上的重要的军事城防体系,东门镇东楼气势雄伟,因地处要隘,形势险要,又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

历史沿革:山海关最早被称为渝关,修筑于隋朝。辽代、金代、元代时渝关逐渐被废止。

明代洪武年间,渝关才被重新修建,因为渝水河的水量减少,不再适合作为军事重地。关卡被迁至东六十里外的石河一带修筑,因北倚燕山,南连渤海,便不再沿用渝关一名,为此取名为“山海关”。

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地址:甘肃嘉峪关市

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关隘名称的由来和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山海关 嘉峪关 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