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西藏 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 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唐朝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政策开明、策略灵活、恩威并施。
具体方法:①加强管辖,设置行政机构;②和亲;③册封;④战争;⑤会盟多种措施。
具体事件:
①唐太宗派兵攻打东突厥,俘其首领颉利可汗,不杀反而给予优待;在东突厥设立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管理突厥各部;设安西都护府管理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西域地区;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②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西域地区。
③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尺带珠丹成亲。
④唐玄宗先后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皮罗阁为云南王、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元、清朝对管理******取了什么制度措施?
对***:
唐朝,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立“长庆会盟”碑
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地区事务
明朝,称乌思藏,在当地设卫所;同时设立僧官制度,册封藏族各教派首领。
清朝,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的代表长驻***,同***、班禅共同管理***。
和大唐同荣同辱,针锋相对的吐蕃帝国,为何在唐帝国灭亡以后,也销声匿迹了?
吐蕃是唐王朝最大的劲敌,曾在唐朝后期多次趁虚而入,两次攻陷首都长安。不过,勇猛的吐蕃军队最终未能消灭唐朝,而且吐蕃也先于唐朝一步灭亡。公元842年,吐蕃末代君主死于宗教***,帝国崩溃,军事贵族拥兵割据。
在唐朝全盛时期,尚且未能消灭吐蕃,而等到唐朝衰落以后,吐蕃更是趁火打劫,长驱直入,先后切断了唐朝的河西走廊,攻陷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并扩张到了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
吐蕃灭亡的原因总共有三点,一是军事扩张过度,结果遭到唐朝与南诏的重创,二是内部斗争频繁,激进的佛教徒们刺杀了灭佛的君主朗达玛,三是政治***,吐蕃达到极盛以后也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原本是一支以游牧、农耕为主的民族。在松赞干布时期,吐蕃人统一了青藏高原,并与唐朝联姻,迎娶了文成公主。
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帝国,而不是宋元时期松散分裂的吐蕃诸部。 贞观末年时,唐朝大臣王玄策曾借助吐蕃骑兵和西域军队消灭印度的中天竺国,威名远播。
随着松赞干布去世,唐朝与吐蕃为了争夺青海、新疆彻底翻脸。唐高宗总章三年,名将薛仁贵率军5万,在大非川之战被吐蕃击溃,全军覆没。 唐高宗仪凤三年,李敬玄率军17万征伐吐蕃,在青海之战兵败,差点被吐蕃所擒。
经历过这两次大战以后,唐朝由扩张转为防御,不得不集中力量对付吐蕃。双方在剑南、西域、陇右等地展开激烈对抗,互有伤亡。
在唐玄宗的开元、天宝年间,强***朝处于攻势,吐蕃处于守势。然而唐朝爆发的安史之乱耗尽了力量,给了吐蕃军队入侵的战机。唐朝的叛将仆固怀恩援引吐蕃作为外援,使得吐蕃切断河西走廊、攻入长安。
后来吐蕃虽然退兵,但依然攻破了唐朝的陇右诸州。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吐蕃处于攻势,唐朝处于守势,一方面要去防御吐蕃,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国内的骄兵,比如河朔三镇:魏博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卢龙(范阳)节度使,内外交困,窘迫到了极点。
反观吐蕃,吐蕃在君主赤松德赞时期达到极盛,东北与回鹘汗国沿着贺兰山分界,南至印度北端,东南接纳南诏国称臣,西北与***帝国分界,幅员万里。可是盛极必衰,任何帝国都逃不过这个规律,吐蕃也一样。
两国对立,有危机感,才能保证内部同心同德,一至对外,反之,外部没有军事压力,内部就会争权夺利,高层享受荣华富贵,至民众与水火而不顾,后果就会导致民怨沸腾,天下不稳!
在***灭亡后,吐蕃政权也爆发了严重的内乱。宗教和王权之间的矛盾以经达到不可调和地步,全国各地寺庙兴建,致使国家税收严重缩水。可怜的税收无法支持旁大的帝国,百性生活困苦,僧佛等特权介级让国王和各级人民难以忍受,农民起义也在各地燃起,在末代赞普实行在打压佛教后,也死于其暗杀。在赞普死后,国家因各种矛盾最终分蹦离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 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 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