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明朝末年,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故事

kodinid 4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7世纪明朝末年指的是?
  2. 明朝末年时间?
  3. 大明末年是真实历史吗?
  4. 大明末年陈王廷结局?
  5.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许多人分分揭竿而起,可是为什么后来又有反清复明?

17世纪明朝末年指的是?

17世纪中期为【明末清初】,即【明朝末年、清朝初年】。
1601年——17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7世纪。
世纪中期也叫世纪中叶,是指一个世纪的中期。
如,19世纪中期(中叶)就是指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50年代。
同理,17世纪中期是指1640年——1659年。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入关
因此,17世纪中期为【明末清初】,即【明朝末年、清朝初年】。

明朝末年时间

一个朝代的末年,一般指的是它离灭亡的前几十年时间算起的,这个还没有,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时间限制,一般以50年为界限,也就是说,明朝灭亡的时间是,1644年,往前再倒个50年的时间就是了,也就是说,1594年开始。

历史故事明朝末年,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故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明末年是真实历史吗?

大明末年是明朝天启年间,熹宗皇帝朱由校荒于朝政,太监忠贤独搅大权,大肆剿杀异己,朝廷危机重重,熹宗皇帝无力回天,在悲愤中病逝。信王朱由检继位,改年号崇祯,立志改新朝政,重振大明,无奈朝廷积弊太深,加之朱由检生性多疑,推新不力,大明王朝灭亡。给世人留下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大明末年陈王廷结局

大明末年陈王廷最后的结局是死在了朱可心的手中。

历史故事明朝末年,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故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明末年小说中陈王廷最后被朱可心杀死,陈王廷在大明王朝的末年率领西蜀反叛军攻打大明王朝的洛阳城,随后陈王廷在洛阳陈与驻守在此地的朱可心大战一场,最终陈王廷不敌朱可心被一剑诛杀。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许多人分分揭竿而起,可是为什么后来又有反清复明?

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一个男生或者女生跟前女友或者前男友分手,后来可能单身了很久或者又找了女友或者男友好了没多久又分手了,这时候又想起原来的女友或者男友,***如当初做一些让步结果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了。世上不卖后悔药,对单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历史故事明朝末年,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故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同感情、谈恋爱一样,有时候经历过了才发现可能原来那个才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但是时过境迁伤害已经形成发生过的事情怎么回得去原来那样呢?明朝末年农民的揭竿而起是社会必然,吃不饱穿不暖连最基本活着的保障都不存在的时候,揭竿而起貌似是唯一的出路。即使人都很有远见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预料到将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对于明朝的农民而言他们也不能预见将来谁会当皇帝,也不知道将来的社会是怎么样的,更何况多数人都是短视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清朝入关统一全国之后,不管是跑马圈地也好、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也好、还是嘉定三屠也好,最终使人民群众认清了异族毕竟是异族,也明白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明末想必之下,明还是好的,毕竟是自己的族类,毕竟很多人的生活都比现在好得多。所以再提出“反清复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或者是揭竿而起或者是反清复明都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做出前后矛盾的事并不罕见。

个人觉得这些说反清复明的,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正统论,

古代做事特别讲求正统,特别涉及国家权力更是如此,当年项羽起兵反秦也是找了一个放羊的娃称楚怀王(楚怀王的孙子芈心),再配上那句X炸天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

换句话说,有一个庄园现在有人住,你也想住,怎么办,直接去抢人家说你是强盗。世人皆唾骂。但是你拉一个人说这是庄园的正主,我是帮他拿回他的本属于他的东西,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清朝有***借“朱三太子“来做乱的,在民间获得不少的同情分。

2、表明立场,团结大多数可以团结的人

一句反清,就把痛恨清朝的人建立了同一战线,一句复明,又把明朝既得利益者的后人也拉拢过来。所以有政治宿求的反叛特别让统治者头痛。

3、立马把反判宣传成高大上的一项历史使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故事明朝末年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末年 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