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的题目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徽中考历史隋朝大运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朝大运河起止点和终止点?
  2.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背景?

隋朝大运河起止点和终止点?

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北到涿郡,今北京一带,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为洛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0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隋唐大运河,南面起点是余杭(今杭州),北面起点是涿郡(今北京)。后人通过浙东运河将隋唐大运河南端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项大工程,公元605年开凿、费时六年完工,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向南到余杭(杭州),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把洛阳、涿郡(今北京)、汴州(今开封)、宋州(今商丘)、楚州(今淮安)、江都(今扬州)、润州(今镇江)、余杭(今杭州)、会稽(今绍兴)等区域中心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隋唐大运河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的题目-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一千七百余公里,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隋朝大运河于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分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南粮北运,一是为了满足长安、洛阳地区的粮食需要,二是为征伐高丽做准备。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进一步便利了南北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隋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由于工程浩大,征发频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激化了隋朝的阶级矛盾。再加上大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多次利用大运河到江南巡游,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又进一步促使国内矛盾激化和爆发,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短命而亡。

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的题目-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这条大运河起点在北京,终点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朝结束了400年左右的分裂割据局面,既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客观条件,也是开凿大运河的客观需要,以此来加强、改善全国的建设、交通运输。

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的题目-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政治上看,隋***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隋炀帝个人,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这就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隋文帝国家治理较好,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徽中考历史写隋朝大运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大运河 隋朝 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