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解说末代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解说末代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最后是怎么样灭亡的?
藩镇是唐朝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方行政机构,它的存在,保障了中央王朝的生存,维持了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但是,自唐末农民战争开始,藩镇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或在农民战争中保存实力,或借农民战争之机脱离唐廷自立,作为中央地方行政机构的藩镇已不复存在,变成了瓦解大唐统治的因素,最后甚至出现无藩不反的局面,为唐王朝敲响了丧钟。
到最后唐王室都为藩镇所控制,唐王室完全丧失了对藩镇的控制力,而藩镇成了唐王室的太上皇,朝政就此完全由藩镇控制,藩镇之间互相攻伐,唐王朝岌岌可危。
唐末加速唐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宦官的专权。从唐德宗在位,宦官就取得了很大的权力。而后期宦祸之严重,甚至到了废立皇帝的地步,内忧外患,焉能不亡?
唐朝灭亡过程:
859年爆发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的基础被打破,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新兴起一批节度使,于是新旧割据势力相互间展开了剧烈的兼并战争。其中黄河流域势力最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宋节度使朱全忠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三人。
889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强令朝廷百官随驾东行,动身后派人尽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
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接着又把崔枢等被贬的朝官30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这次事件史称“白马驿之祸”。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扫除,朱全忠遂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于己,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唐朝最后是怎么样灭亡的?
公元900年,宦官刘季述幽禁唐昭宗,丞相崔胤则矫诏让朱温带兵进京“勤王”。
得到密诏之后,朱温带兵攻入长安,从此“挟天子令诸候”。
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唐昭宗成为朱温的傀儡。但是朱温对唐昭宗不放心,所以下令杀死了唐昭宗。立昭宗嫡次子李柷为帝,并将昭宗其余皇子全部杀死。公元905年,朱温将忠于唐室的30余位大臣杀死。公元907年,朱温废李柷,自己登上皇位。至此***终亡。
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藩镇割据,中央名存实亡。
直接原因
公元904年,朱温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公元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唐朝的历史详细讲解?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唐朝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极盛时期版图南抵越南,北越贝加尔湖,西达咸海,东至日本海。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解说末代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解说末代唐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