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唐朝历史,简洁的唐朝历史***

kodinid 4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简洁的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简洁的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有哪些成就?
  2.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3. 唐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能否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4. 什么是唐朝丝绸之路?

唐朝有哪些成就

唐朝著名的成就是唐诗,很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作了很多很多诗篇,对后世影响极大。再就是开辟了丝绸之路,把中华文明传播于四海,把丝绸陶瓷带到西亚,把西亚许多物品带回中国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1、安史之乱沦陷于安禄山之手

简洁的唐朝历史,简洁的唐朝历史小说-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755年,大唐巅峰之际,安禄山叛于河北。李隆基连派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位***名将统领20万大军抵挡,仍然未能阻止叛军的凌厉攻势,潼关失守,李隆基西逃,长安沦陷。

安史之乱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唐军趁着安史叛军内乱之际收复长安。

简洁的唐朝历史,简洁的唐朝历史小说-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吐蕃攻占长安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但却使唐朝由盛转衰,国力虚弱。

吐蕃陷长安

简洁的唐朝历史,简洁的唐朝历史小说-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年,吐蕃乘唐军均在东部平叛之时,大举攻唐。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唐代宗逃到陕州避难。于是,吐蕃占领了长安。

长安陷落15天后,被郭子仪收复。

3、唐德宗之时陷于藩镇之手

感谢邀请.

长安被攻破六次.

1,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被安禄山攻破.

2,公元763年,被吐蕃攻陷.

3,公元783年,被士兵哗变攻陷.

4,公元881年,被黄巢攻陷。

5,公元893年,被秦王李茂贞攻陷。

6,公元903年,朱全忠摧毁了长安.

由此可见,安史之乱对***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间接摧毁了***盛世


***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时代,是封建王朝的顶峰,从安史之乱之后开始走向没落,做为政治经济中心富庶的长安城,就变成了各方势力角逐争夺的中心。其中有六次彻底沦陷。

第一次是公元755的安史之乱,由于唐玄宗的昏聩失策,致使本该镇守潼关的唐军主力出关决战,遭敌全歼,玄宗出逃蜀地,自公元618年李渊开始定都,之后历经124年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第一次攻陷

第二次是763年,长期的平叛战争,使本来在西北防御吐蕃的边军,调往藩镇征战,边镇只剩些老弱残兵,吐蕃趁机率吐谷浑,党项,羌,氐20万进攻长安,当时唐代宗吓得要死,赶忙逃到了陕州,长安再次陷落。

第三次是公元783年,唐朝此时经过安史之乱的打击,政治更加***,朝廷应有的威望,已经丧失殆尽,军阀之间互相征伐,待兵强马壮就开始反叛朝廷,唐德宗在讨伐李西烈叛乱时,调遣关内泾原兵5000平叛,这些人路过京师,就索要犒赏,不给于是兵士哗变,攻进长安,大肆劫掠,皇帝再次出逃

在这之后的长安城度过了百年的平静时光,一直到黄巢起义

这是第四次,公元880年,黄巢率军绕禁坑小路进到潼关后,夹攻潼关,唐军溃败,唐僖宗带着眷属逃往成都,黄巢率军数十万入城 ,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占据长安,

公元883年第五次沦陷,唐朝宦官杨复光招沙坨首领李克用攻击黄巢,李克用联合唐河中,易定,忠武等镇唐军进攻长安,黄巢大将尚让率军15万迎战,结果大败,黄巢率残部退守河南,李克用攻占长安,开始残害百姓,烧杀抢掠,长安城被劫掠一空

第六次是904年,军阀朱温控制了唐朝廷,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同时拆长安城宫室房屋,将木料从渭水运往长安,至此从先秦到唐末一直做为13朝国都的长安,就此陨落,在也没有成为首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长安被吐蕃攻陷过一次,那是在臭名昭著的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的公元763年,之后吐蕃连凤翔都难以越过,何谈连番攻唐之首都呢,而在安史之乱期间,回纥趁机洗劫了洛阳,这就是传说中的被异族轮番蹂躏。在安史之乱期间的吐蕃攻一次首都、回纥劫两次大都市,然后传来传去就变成多次了。

攻陷长安最多的还是内部势力,安史之乱、泾卒兵变、黄巢起义以及朱温等末年的军阀。计所谓的首都沦陷,756年内部一陷,7年后的763年外部一陷,再20年后的783年内部一陷,其余的内部攻陷都是880年后的天下大乱了。没有安史之乱的前提,任何一个外族政权都不可能攻陷作为都城的长安。而从784年至879年这将近百年里,长安未曾沦陷过,说明在收复长安后,唐朝稳固了首都的防御,并增强了中央实力,使得不论是外族还是国内叛乱都不足以威胁到长安。历史上很多王朝和世界帝国,首都沦陷一两次就万劫不复了,然而唐朝是一只九命猫,最终亡于自己的军阀,而非亡于外族。


唐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能否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出身显贵 晋阳起兵 长安称帝 统一全国 创立制度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女皇登基 开元盛世 贵妃倾国 安史之乱 藩镇战乱 宦官专权 黄巢起义 朱温篡唐(以上纯属小编个人编辑 还望***纳)

唐朝十大事件:第一:晋阳起义!李渊率领众子推翻昏君杨广建立***盛世!第二: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率领众将领创立太平盛世!***一代明君!第三:瓦岗众义!秦谅卖马!第四:杨贵妃执政!第五:王宝钏与薛平贵!第六:一代女皇武则天!第七薛岗反唐!第八白袍小将谢仁贵!第九:安禄山兵变!第十:唐诗三百首!高老虎🐯题词


什么是唐朝丝绸之路?

唐朝的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城(就是今天西安市)在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其中丝绸之路的商品大多处于***西市。在西安的东西轴心线上,还有***丝绸之路的起点的大型雕塑以纪念这个历史***。经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达到甘肃,经过甘肃到达新疆再由新疆经过今天的中亚国家奔中东而去,在经过中东诸国流传出去,最后到达目的地欧洲大陆。

谢邀,关于丝绸之路,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即海上丝绸之路或者说是贸易线路,自古有之。但陆上丝绸之路,特别是唐朝是否有陆上丝绸之路,个人更觉值得商讨。其原因有三:

第一:陆地运输成本高昂,且携带量有限,古代是否具备长途陆上运输的能力?在火车未[_a***_]之前的18世纪,陆上运输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初级汽车、马车受限于补给和承载能力,线路长短很难进行固化,从而导致商品离岸价、到岸价均无法进行明确,商人是否会冒如此大的经济风险从事贸易?就更不要谈古典时期进行如此长线路陆上贸易的可能了。

第二:信息不对称,导致陆上贸易风险极大,远远高于海上贸易。全***息化的今天,各国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更何况古典时代。古典时代的信息不对称更为致命,线路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战争、政变或改朝换代均可能导致行商有去无回。即使到了大航海时代,全球贸易掀起第一次浪潮,商人对于信息的收集也很是重视,贸易均发生在其信息掌握相对较高的地区,而非无信息来源区域。在古典时代,全球重农,商人是否具备这样的开拓能力值得商酌。

第三:忽略天宝之前的唐朝疆域而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是有偏颇的。唐***西逐突厥之后至唐天宝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直属行政疆域到底有多大?个人认为应该按照当时是否设立府为核算基础,而不能只算郡县。都护府作为唐代的一级机构应该算作唐朝的直属行政单位,也就是说不论是当时位于***的西域都护府,还是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的安西都护府均为唐朝实际控制版图,而白绢(素丝绸)作为唐代代币在此沿线被发现,个人认为不值一提,既然是本国版图,有本国货币能否说明什么?只能说后人不争气,无法守护祖宗打下的江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洁的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简洁的唐朝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长安 唐朝 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