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简单读懂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简单读懂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朝和唐朝之间都经历了哪些王朝?
三国:
魏国(曹魏:220年--265年)
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魏国灭亡。
蜀国(蜀汉:221年--263年)
刘备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死后刘禅继位,263年被魏国灭掉。
吴国(东吴:229年--280年)
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孙权,于229年称帝,国号为 吴 280年末代皇帝孙皓投降晋而灭亡。
两晋:
如何评价唐朝?长达多少年?
唐朝由李渊918年建立,建都长安,历经289年。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败。
说起唐朝,在当时世界上,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最让我们骄傲的是诗歌。唐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还有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赞李白的一句诗,也是诗人对盛唐景象的无限向往。
唐朝,是每个中国人的盛世梦。翻阅唐朝历史,也的确配得上这个荣耀。大唐王朝又称李唐、巨唐,是继汉朝之后的又大一统王朝,从618年李渊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至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让,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盛世多。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的“永徽之治”,武周时期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直至唐玄宗统治下的“***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万邦来朝,国力强盛,达到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时期。后虽然经历了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也出现了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的国势复振的小康时期。一个王朝能有持续这么长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军力强盛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唐朝国力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大一统王朝,其全盛时,东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北至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葱土,领土面积约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遣唐使”往来络绎不绝,“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前兴旺发达,使中国在国际上地位、威望大增。唐人、唐装,以及现在遍布世界各地、以盛世***命名之的“唐城”、“唐人街”,可以佐证一千多年前的光辉岁月。
唐朝豪气足。国力的空前强盛,开放的立国胸襟和开明的政策,造就了盛唐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局面。盛世豪气足,说话做事腰杆都硬,那个时代诗人的血管里,都是满满的豪情。“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中国古代诗歌在唐代迎来了艺术上的巅峰。
唐朝不怕事。唐朝尚武,号称“战斗民族”,国力强盛,唐人说话做事都极为自信乐观,不避事,不怕事,天大的事似乎都能搞得定,所以他们的。马上皇帝李世民就曾说过:“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强将手下无弱兵,皇帝都这么自信,手下的都开了挂。李靖带领几千步骑兵,就敢千里奔袭,灭掉东突厥,生擒人家的可汗;王玄策孤身一人,就能干的出灭国擒王这样天大的事情;科举出身的纯文人裴行俭只带了一千随从,就能将突厥可汗拿下,押回长安审判。这都是何等的自信恢弘的气度。
唐朝最明显的特征是武德充沛,在中国大一统王朝中, 对外战争一般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开国时期就往外打, 中后期就 是防守了, 扩张期一般也就一百年左右, 如宋元明清都是这样;另一种是前期国力不济, 中 期发力,发力期一般也是百年左右,两汉皆是如此。
而唐朝非常特别,从开国就开始往外打, 在东至朝鲜半岛,西至中亚, 北至西伯利亚, 南达越南的广阔战线上纵横驰骋。在安史之乱 以后, 唐朝国力大不如前。但唐军依旧能打,在与吐蕃、 回纥、 [_a***_]、 南诏等势力较量中虽 一度处于下风, 但始终保持着大国威严, 并在武宗、 宣宗时期再度雄起。 直至大中十三年 ( 859 年)唐懿宗即位, 唐朝彻底趴窝, 契丹、 党项才钻了空子。 此时距离唐王朝灭亡只有 四十八年。
如果从唐高祖李渊开国与突厥摩擦算起,唐朝对外战争打了二百四十一年。如果 从唐太宗反击突厥算起,唐朝对外战争进行了二百二十九年。仅从时间上,历朝历代无出唐 朝左右者。 若考虑到军功和对世界的影响, ***军队更是将其他朝代军队远远地甩在身后。
唐朝能开创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盛世,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长期的文化、技术积累 是分不开的。但这些有利条件并非总是对唐朝有利,周围的敌人同样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发展出自己的盛世。高句丽、突厥、吐蕃、南诏, 更远的还有***帝国, 个个国势如日中 天, 可谓强强对决。所以比起汉朝主打匈奴、明朝胖揍蒙古,唐军的赫赫战功堪称中国古代 军事史上的最高水准。
唐朝之所以武德充沛离不开开放的经济政策与包容的民族政策。首先打仗就是打后勤,归根结底拼的还是经济实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仗打得再好也维持不住。汉武帝虽然打败了匈奴,自家财政也是千疮百孔,所取得的军事胜利也很快化为乌有。
汉武帝财政的失败既有当时生产力不高,不足以维持大规模战争的原因,也有重农抑商的原因。而唐朝对商业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唐朝的开疆拓土虽然也消耗了国力,但也维持商路的稳定与繁荣,为唐帝国输送了大量财政税收。
历代王朝劳师远征都往往困于后勤补给,要么后方财政供养不起。要么后勤保障被敌方切断,被迫退缩。而唐朝包容性的民族政策将边塞各部族笼络到了自己这边,通过设置羁縻府州,将各部族首领纳入到了体制内。在战时可以就近调动周边部族参战,军需物资也可以就近补给。因而唐朝往往只用很少的直属兵力就能发起远征,打下的广袤疆域也能守得住。安西都护府兵力最多时仅四万人,却能控制西域大片国土,还能扛住吐蕃和***进犯,靠的就是西域各国的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单读懂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简单读懂唐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