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信的历史,唐朝信件

kodinid 4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信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信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书信的传送大体有哪些方式?
  2.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3. 李世民信什么教?
  4. 古代有个名人叫什么信?

古代书信的传送大体有哪些方式?

羽檄:就是插有羽毛的书信。古代战事紧急时,常把羽毛插在书信上,称之为“羽檄”。

羽书: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

唐朝信的历史,唐朝信件-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鸡毛信:古代羽书的一种,就是在书信上粘插鸡毛,因此又叫“鸡毛信”。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在沿用。

飞鸽传书: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历史悠久,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时,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唐朝信的历史,唐朝信件-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急脚递: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俗称“传金牌”。始于宋代,元代称为“急脚铺”。

相传岳飞一日接连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这就是金宇牌急脚递。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鱼雁传书

唐朝信的历史,唐朝信件-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我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像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而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诗曰:“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记载: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天子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

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

汉宫流叶的故事指唐僖宗时宫女韩翠屏曾在红叶上题诗,红叶被流水冲到宫外,学士于祐捡到后,又在红叶上题诗流回宫中,韩翠屏复检得此叶。后来宫中放出三千宫女,于祐娶了韩翠屏,说起红叶之事,不胜感慨。蜀女之飘梧说的是《梧桐叶》中记述蜀人任继图与妻李云英分离,后来李云英题诗在梧桐叶上,被任继图检得而团圆。

望***纳

李世民信什么教?

李世民原来是信道教的,后来因为玄奘法师取经回来,佛教因此而兴盛,故对其影响很大,很以后来也信佛了。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142]

唐朝皇帝都是推崇道教,唐太宗也不例外。不过太宗的政策更为灵活。

当然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对于宗教,他的政策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自己统治

对于道教,因为它有利于唐朝皇权的正统和神圣性,所以唐太宗的提倡可以说不遗余力。

古代有个名人叫什么信?

独孤信(503年~557年) ,原名独孤如愿 ,字期弥头,云中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 ,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

独孤信仪容俊美,善于骑射。初为葛荣部下,号为独孤郎。 后为尔朱荣别将,继从贺拔胜镇荆州,表为大都督。永熙三年(534年),贺拔胜之弟贺拔岳为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所害,他入关抚其余众,并率众归属夏州刺史宇文泰。

及魏孝武帝西迁,他弃家单骑追从,进爵浮阳郡公。不久拜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大败东魏荆州刺史辛纂,遂定三荆,以功拜车骑大将军。旋与东魏将领高敖曹、侯景激战,因寡不敌众而兵败奔梁。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北还。大统六年(540年),独孤信与司空李弼败侯景于荆州,出为大使,抚慰三荆。随即拜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劝课耕桑,流民归者数万家。丞相宇文泰嘉其功,赐名信。周孝闵帝即位后,迁太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以赵贵欲杀晋公宇文护被诛事连坐,被逼自尽,谥号为戾。   

隋朝建立后,以文献皇后父故,追封太师、赵国公,谥号为景。 唐朝建立后,以元贞皇后父故,追封梁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信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信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书信 古代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