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帝王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帝王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明朝朱元璋初期,设左右丞相,明朝以左为尊,故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即实际意义上的宰相、丞相朱元璋时期,共任命了2个左丞相,第一个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第二个是胡惟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该设内阁大学士辅政首席内阁大学士也称为内阁首辅朱元璋、朱棣时期,由于这两个皇帝比较勤政,内阁大学士一直没有啥权利,顶多相当于参谋和秘书的职务(当然了,官位上还是很高的)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就当了1年皇帝就归西了,对政事没啥影响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虽然也是个明君,但在勤政方面就差了一些,因此从此开始,内阁逐渐恢复了以前丞相的权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内阁首辅就成了有实无名的宰相明朝就两个有名有实的宰相,李善长和胡惟庸,都不姓周明朝历任内阁首辅中,姓周的有两个,都是崇祯皇帝时期的第一个周道登,崇祯元年成为首辅,崇祯3年正月致仕(告老退休)第二个周延儒,崇祯3年9月成为首辅,崇祯6年6月被罢免;到了崇祯十四年九月又被封为首辅,到了崇祯十六年六月又被罢免另外说一句,崇祯朝一共任命首辅22人次,其中光崇祯元年就任命了4次首辅,换的够快的
明朝有多少代?
明朝经历了十六代。 明朝在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到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一共传位了十六个皇帝,经历了二百七十六年,明朝是一个完全由汉人建立和执政的大一统王朝。 明朝中期经明朝在经历了土木之变以后国运渐渐衰退,后来经过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立得以恢复,明朝末期因为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从而又导致了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兵攻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明朝覆灭。
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是什么?
第一位,朱元璋,庙号明太祖,年号洪武,在位时间1368—1398(总共30年)
第二位,朱允炆,庙号明惠宗,年号建文,在位时间1398—1402(总共4年)
第三位,朱棣,庙号明成祖,年号永乐,在位时间1402—1424(总共22年)
第四位,朱高炽,庙号明仁宗,年号洪熙,在位时间1424—1425(总共264天)
第五位,朱瞻基,庙号明宣宗,年号宣德,在位时间1425—1435(总共10年)
第六位,朱祁镇,庙号明英宗,年号正统和天顺,在位时间1435—1449,1457—1464(总共21年)
第七位,朱祁钰,庙号明代宗,年号景泰,在位时间1449—1457(总共8年)
第八位,朱见深,庙号明宪宗,年号成化,在位时间1464—1487(总共23年)
第九位,朱佑樘,庙号明孝宗,年号弘治,在位时间1487—1505(总共18年)
第十位,朱厚照,庙号明武宗,年号正德,在位时间1505—1521(总共16年)
明朝十六帝顺序是这样的:
1.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2.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3.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 -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4.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5.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6.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帝王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帝王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