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文渊阁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的文渊阁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渊阁”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其阁也始建于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造宫殿时,就在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收藏古今书籍。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后,仿照南京已有规制营建宫殿,北京宫中的文渊阁也随之建成。
正如明宣宗所言: “大宗皇帝肇建北京,亦开阁于东庑之南,为屋凡若干楹,高亢明爽,清严邃密,仍榜曰文渊。”
文渊阁早期主要用于藏书、编书。著 名的大类书《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宫中文渊阁幵馆编纂的,并且成书后 就直接储藏于南京的文渊阁内。
北京宫殿基本建成之后,明成祖朱棣还特别谕令将南京文渊阁的藏书运至北京收藏。
这些运至北京的珍本秘籍,除《永乐大典》被藏于文楼外,其他书籍均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正式藏入文渊阁。
中国古代四大传书楼及拥有者?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他们的拥有者是皇帝。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
阁后是仰熙斋,东西有抄手游廊,是皇帝读书之所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文澜阁是将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
古代四大藏书楼为天一阁、皕宋楼、嘉业堂、文渊阁。
天一阁是明代私家藏书楼,誉为中国藏书“第一楼”,位于宁波城月湖之滨由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创建,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皕宋楼是我国近代社会比较著名的藏书楼,由浙江陆心源创建。陆心源喜好文化事业,爱购书藏书,共建藏书处三所,总藏书量达15万卷,号称当时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
嘉业堂藏书楼是我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因末代皇帝溥仪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和赏赐“抗心希古”匾额而得名。1920~1924年,由号称江浙巨富”的刘承干创建。
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清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1774~1776)建成,是***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
1441年北京国家图书馆叫什么?
1441年明朝永乐年间的国家图书馆是***建造的文渊阁。
文渊阁最初建在南京。明永乐帝对此颇为重视,在了解阁中藏书缺藏较多的情形后,特下令命礼部择选熟悉典籍之人作为专员,前往各地寻访遗书,不拘价格,积极扩充藏书。在北京营建紫禁城之时,也特意要求仿照南京再建了一座文渊阁。建成的文渊阁坐落在午门内以东、文华殿以南。这里不仅是藏书楼,也是内阁办公之所。
阁内藏书更是宏富。迁都北京的那年,永乐帝就下令将南京翰林院藏书每种各选一部运送北京,最后共得一百柜,载船共十艘,经运河入京,这是北京文渊阁藏书的最早来源。其中不乏宋元以来***旧藏,多有珍秘之本。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率翰林院众人将文渊阁藏书一一清查,以千字文分橱编号,于正统六年(1441)编成《文渊阁书目》四卷,共收书43200余册,可见当日藏书之大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文渊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文渊阁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