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历史不符,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原因

kodinid 4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代均田制特点?
  2. 不宜异同异同什么意思?

唐代均田制特点

第一、明确取消了奴婢、部曲的受田。

第二、除寡妻妾以外,一般妇女不再受田。

唐朝时期历史不符,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原因-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和尚、道士、尼姑、女冠都可以受田,反映了南北朝以来寺院经济发展

第四、各级官吏普遍授给大量的土地,职位愈高受田愈多。

第五、唐代均田制放宽了对受田买卖的限制。

唐朝时期历史不符,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原因-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为土地兼并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助长了官僚地主、豪商巨贾以及僧侣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势头。同时也为均田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唐朝均田制的特点

  武德七年(624年),为了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唐朝大规模实施均田制。

唐朝时期历史不符,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原因-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均田制度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建立的土地制度,隋朝沿袭下来。隋末唐初,由于连年征战,造成大量土地荒地,全国不足300万户,促使唐***实行均田制度。均田制规定,丁男及中男受田百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可传子孙;80亩为口分田,死后还官。老男、残疾者授田40亩;寡妻妾授田30亩,若为户主者再增20亩永业田。凡道士、和尚给田30亩,冠、尼20亩。官户受田等于良丁之半,工商业者和官户相同。有封爵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吏可授永业田500—1000亩。因战功受勋者,按勋级授田600—3000亩。各级官吏有职分田2顷至12顷,以为薪俸。各级官府有公廨田1顷至26顷,以为办公费。授田有宽、狭乡之别,狭乡口分田额减宽乡之半。唐均田令与前代相比,取消了奴婢、普通妇女授田,农户授田额有所降低:受田对象广泛;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不是那么严格了。均田制的实施取得了开垦荒地、增加户口,稳定兵源等效果,使唐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1)唐代均田制最突出的变化是土地买卖限制进一步放松。

2)唐朝对授田的年龄与授田对象有调整,增加了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非农人口的授田内容。

3)唐朝初期一般百姓授田不足的想象已经存在了各地土地占有状况不一致。

不宜异同异同什么意思?

1.不同和相同之处。

《汉书·朱云传》:“自 宣帝 时善 梁丘氏 说, 元帝 好之,欲考其异同,令 充宗 与诸《易》家论。”

南朝 梁江淹 《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

唐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逮至 晋 末,有中散大夫 东莞 徐广 始考异同,作《音义》十三卷。”

2. 不同;不一致。

三国诸葛亮 《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古之经书,皆有别本,其用字多异同。”

清 黄宗羲 《<陆石溪先生文集>序》:“余选 明 文近千家,其间多与实录异同,盖实录有所隐避,有所偏党,文集无是也。”

3. 引申为反对。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刘仁轨 为左仆射,暮年颇以言词取悦诉者,户部员外 魏克己 断案,多为 仁轨 所异同。”

答:不宜异同是指要相同的关系。异同是指不同的意思。异同是互为反义词,所能表现的是不同。而不宜异同则是不能不同的意思。它所强调的是要相同的意思。不宜是指不能做的意思。所以不宜异同所表达的是要相同来表示其内涵。但有些人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时期历史不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异同 均田制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