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华五千年历史隋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华五千年历史隋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华上下5000年分别有哪几个时代?
中华上下5000年朝代顺序表如下: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其中,夏商与西周分别为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段,一统秦两汉为秦朝,三分魏蜀吴为三国,二晋前后沿为两晋,南北朝并立为南北朝,隋唐五代传为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后为宋、辽、西夏、金、元、明、清1
中国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经过了多少个朝代?是哪些?
五代十国 907-960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秦朝14年,隋朝38年,大一统后为何快速灭亡?
秦朝和隋朝的灭亡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徭役繁重,两个朝代都很强盛,取得短时间灭亡了。
秦朝亡于徭役和人祸
秦朝以法家立国,轻罪重刑,在吞并六国时候这个方法能够迅速提升战斗力,但大一统后,这个方法显然就有点不合时宜了。特别是秦朝繁重的徭役,秦朝服徭役还不是就近,而是前往很远的地方。据统计,秦朝有2000多万人口,有三分之一人口要么在服徭役,要么就在服徭役的途中,这也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去世以后,奸臣乱国,让朝政混乱。最典型的就是赵高,不仅伪造诏令扶持胡亥上位,更是残害忠良,逼死蒙毅、蒙恬、李斯等,成了秦朝事实上的掌权者。当起义部队快攻到咸阳的时候,他又***了秦二世胡亥,想把责任全部推给胡亥,可见其权势之盛。
赵高曾牵来一头鹿给胡亥观赏,胡亥说是鹿,赵高说是马,群臣中有害怕赵高权势说马的,有仗义执言说是鹿的,也有默不作声的。时候,那些说是鹿的立马被陷害了,“指鹿为马”的故事印证了赵高的巨大权力。
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重新统一六国,经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隋朝国富民强。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因为国家实力强大,让他产生了极大的自信,于是开始四处败家。
现代曾发掘出一个随便的粮仓,在粮仓中有一个保存粮食的窖,里面有50万斤碳化的粮食,当时全国有几百个这样的粮仓,每个粮仓有两百多个窖,据说唐朝初期吃的都是隋朝的粮食,可见当时国家的富裕。
隋炀帝时期,同时开展了多项大工程,有修通京杭大运河、修驰道、兴建东都洛阳、广设粮仓、三征高句丽。每一项都利国利民,但这些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同时期进行这么多让百姓不堪重负,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灭。
在秦朝和隋朝,因为人口较少,百姓却要承担繁重的徭役,不懂得与民休息,最后只能灭亡!
问题:秦朝14年,隋朝38年,大一统后为何快速灭亡?
我是斜阳几度,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里写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一言话说破了古今兴亡!
历史上有两个朝代,一是秦朝,一是隋朝,著名的难兄难弟组合,时隔近800年,相似的开端,相同的结局!
千古一帝也是凡夫俗子,幻想着江山永固,子孙昌盛。但是短短几十年里都在子孙手上败了家业。综其原因:透支国力,民不聊生;内部不稳,祸起萧墙;好大喜功,盲目开边。是其快速灭亡的三大原因。
秦,隋两朝都是在几百年中原混战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来。久经战乱,民心思安。想要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和谐美好的生活。这时候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由为重要。秦、隋统治者却反其道而行。
秦朝修驰道,筑阿房,建长城。
隋朝开运河,建东都,游江都。
历代王朝灭亡,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内忧外患”,只不过像秦朝、隋朝这种盛极却迅速而衰的情况,比较少见。究其原因,不过是当时的统治者做得太过了的缘故。
秦朝、隋朝迅速而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秦、隋经过秦始皇和隋文帝的精心治理,国力达到顶峰,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自己的继任者明显缺乏他们那样的能力,任性并胡作非为。
胡亥、杨广即位后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横征暴敛、刑罚严苛。如秦朝不惜民力修建阿房宫、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伐蛮越,隋朝大兴土木营造洛阳、大运河、三征高丽等超越国力的社会、军事行动都加重了民众负担和国力损耗。
同时,秦二世和隋炀帝刚愎自用,统治低能,他们任用奸佞,诛杀罢黜有能力之人,使得诸如秦之李斯蒙恬,隋之杨素高颖等能臣猛将毫无用武之地。民怨沸腾,再加上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这种百姓情绪,为秦隋灭亡敲响了丧钟。
纵观秦、隋二朝末世的战争中,能人太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华五千年历史隋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华五千年历史隋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