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很多历史首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很多历史首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望远镜哪一年进入明朝?
望远镜是明清时期耶稣会上叩开中国大门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 林文照先生认为中国最早提到望远镜的历史文献是 1615 年刊印的、由葡萄牙来华耶稣会士阳玛诺(1574—1659 年,1610 年入华)所著的《天问略》。
望远镜的真正发明者是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工匠利伯休。他于 1608 年用水晶透镜首创了折 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依据传闻和他对于折射光学的已有知识,很快也创制出了望远镜,并第一次把它用于检视星空
1626 年德国来华传教士汤若望著《远镜说》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望远镜知识的专著,望远镜的实物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是在1622年,携带者即汤若望
明代著名琴师?
是陈大斌
陈大斌 明代琴师。字伯文,号太希。浙江钱塘人。对琴学“弹精竭思五十年”,曾历访各地琴家。晚年,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到北京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编有《太音希声》琴谱,成书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所收三十六首琴歌中,包括他创作的《汉宫春》等十多首。
隋朝,唐朝,明朝,宋朝科举制的演变?
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朝:唐太宗设明经科、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用***主考,科举制得以完善。
宋朝:殿试成为定制、***用糊名法(密封)、还有***考试(乡试、省试、殿试),科举制得以进一步发展。
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而且必须是朱熹集注,读书人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许多考中做官的人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所以说:八股之害,胜于焚书。
明朝的刑罚比两宋刑罚宽容,是社会的进步吗?
明朝刑罚明显比两宋更加严酷,你这问题问的的时候多学学历史知识再问啊。
宋朝大多数是牢狱之灾,徒刑为主。
但是明朝到了朱棣时期设置了东厂,扩大了锦衣卫,这两个部门可不是跟你来***的,尤其对待品级低的官吏和老百姓。
我觉得明朝的刑罚并没有比宋朝宽容,甚至更严厉!
所有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它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无所不用其极,专制中央集权都是在一步步加强!
刑罚宽容不代表社会进步,只有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等生活日益改善,民***利逐步提高才是一个社会的真正进步!
真不知道题主从哪里得出的答案,明朝的刑罚怎么会比宋朝宽容。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之中,数明朝刑罚严苛,远胜其他朝代。
尽管一些酷刑非明朝首创,但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将前朝历代酷刑重新启用,到了永乐年间,酷吏酷刑早已成为风气,是历朝历代所不能及的。
尤其是东厂、西厂等锦衣卫特务组织建立之后,以酷刑狠辣而震慑人心,不知多少人惨死于酷刑之下。
相对于酷刑成风的明朝,两宋的刑罚反倒更为宽容,杀头、黥面、发配苦寒之地虽是常态,但却很少出现明朝那样毒辣的酷刑。
类似打板子、抽鞭子、压杠子在历朝历代都有,属于较为普及的惩治或逼供方式,但这种刑罚不过是“小刑”而已,宋朝有,明朝有,清朝有,当今世界也有。不能因为宋朝有这样的刑罚而认为宋朝严刑峻法更加严苛。
如“剥皮楦草”、“破肚抽肠”、“大卸八块”、“凌迟寸磔”等酷刑实则在宋朝已经消失,但到了明朝又重新利用起来,不但如此,还加以改良,尤其是到了魏忠贤时期,酷刑的种类可谓世界之巨。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从顺治皇帝当政时,就开始逐渐取缔一些明朝所使用的刑罚,尽管仍保留了一部分,但已经少之又少,最为毒辣者想必也只有凌迟了。与其说满清十大酷刑,不如说明代百大酷刑。
是的,法律的作用是警戒,预防犯罪,比如上次,我借到了我们这里公安局反网络***的电话的及时提醒,才没有上当,我问警察:为什么要给我打这个电话,不去抓他们,警察说这些网络***的手段实在太多了,而且有多个小号,在我们侦破中,又在继续作案,预防犯罪才是关键。
明朝时候,社会经济比较繁荣,老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个时候自然很少有人去犯罪,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说通过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几乎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而这时候刑法也比以前宽容,犯罪率和经济,政治,和平有着很大的关系
北宋相对于南宋来说,能稍微安稳一些日子,到了北宋后期和南宋,社会都比较混乱
我国历史上犯罪率最低的时候是唐玄宗时期,由于之前的贞观之治而达到了盛世,史书记载,这个时候只有傻子才会去犯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很多历史首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很多历史首创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