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兵制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兵制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兵制的特点是什么?军与兵有哪些不同?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个朝代的兵制都是随着,从朝代初建到强盛的过程而不断变化和完善的。明代也不例外,明代初期军队的来源,有诸位将军原有的兵,这些就是嫡系了,后来随着不断征讨,就会有元兵及其他地方雄兵的归顺投靠,也有获罪而准备发配的,当然最主要的来源还是籍选征兵(和我现在征兵差不多),就是根据户籍选拔兵丁。直到明朝正统时期才开始使用募兵制度,开始和卫所制并存。
卫所制到底是个什么样制度呢?卫所制就是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驻军(就和我们现在各省驻军一样),根据等级不同,卫有军队中,一卫为5600人,其下依序分为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小单位,各卫所又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及兵部,有战事就从征调发,无事就还在卫所正常训练(和今天我们的军队体制有很多相同之处)。另外还规定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到卫所来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还要轮流屯田,屯田所得必须作为供给军队及将官等使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养兵时减少国家财力指出,后来随着明朝经济好转慢慢取消了。这也和我国九十年代军队情况一样,当兵期间有喂猪的,种菜的,自给自足。现在国家有钱了,军费提高后也取消了。
还有个营哨制(也就是募兵制),这个主要是从正统年间开始的,和卫所军不同,募兵不世袭,虽然为兵,但隶属于民籍。服役期满即退伍。最开始,募兵还不算正式编制,直到募兵完全是战斗部队后。募兵和卫所制不同的是粮食补给,军饷完全来自国家财政直接支出。到了嘉靖年间有正式编制后,就实行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的兵制。每营兵员3000人。这就是明朝中后期军队的主要编制形式。
直到明朝后期,才对卫所军和营哨军进行了明确分工,卫所军主要负责驻守,治安,训练新兵和屯田。而营哨军则主要负责机动作战。但到了万历年间,允许卫所军参战,只是参战时必须编入营哨制里面。(这和今天我国***跟武警部队的编制形式及作用差不多啊,看来古人对军队管理也是有一套成熟可行的制度啊)。
明朝的卫所制度和唐朝府兵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府兵可以世袭吗?
明朝卫所制度,实际上跟隋唐府兵制度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只是文人附会而已。和明初其他制度一样,卫所制从名称到实质都沿袭自元朝,朱元璋根据元末战争的经验,有所改造,比如将万户改名为卫,万户长改卫指挥使。此时北元蒙古仍有左手万户,右手万户等名号。
明朝中后期卫所制崩坏,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权贵和军官大肆侵占军垦田地,无偿役使军人为他们盖房等,皇帝也不管,导致军户纷纷逃亡,卫所缺编严重。后期募兵制逐渐取代了卫所制,但将领的家丁亲兵只忠于将领本人,其余杂兵没啥战斗力。将领降清,这些亲兵也就成为绿营兵的重要力量,打南明威风凛凛势不可当。
明朝末年为什么***不招募灾民当兵,反而让他们参加起义军?
这问题的提问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吗?招灾民当兵也就宋朝干的出来,宋朝比较特殊,一是有钱二是他们的兵制。明朝没钱,要有拿钱直接赈灾不得了,明末的大乱根本问题是明朝***财政崩溃了,***没有钱,怎么崩溃的就复杂了,最明显的原因是辽东的战事,国家的财政都用在辽东了,从努尔哈赤起兵开始到松锦之战前明朝在辽东至少花了2000万两白银,明朝***的年收入才300万两(明朝有实物交税300万两不是全部收入),入不敷出所以要加税,就是三饷中的辽饷,后来农民军来了又加了剿饷和练饷,***的钱都拿去打仗了,没钱赈灾,造成了恶性循环。有人可能会问,明朝不是每天都打仗,就没有积攒的钱了吗?有倒是有但是都让万历给用光了,张居正改革时留下的钱全用在三大征上了,辽饷就是万历开始征的,万历自己的私房钱除了留给福王的也都花出去了,明末就一个字穷,而这种穷都是历代皇帝们造的孽,明朝的藩王政策和读书人不交税纳粮,从嘉靖时明朝又开始了党争,伴随着党争的就是***,虽然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有了点起色,但到了万历时党争更严重了,再加上万历这个奇葩皇帝,懒政不干活,明朝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了,明末土地大量集中在藩王和官僚地主手里,他们又不交税,所有的税都派到穷人身上,穷人跑了税由没跑的穷人交,这不是逼着百姓造反吗!农明军的钱就是抢来的,***没钱可富人有钱啊,直接抢来的多快,穷人也不用再交税了,老百姓当然跟着对自己好的人,所以有人民的支持农民军就是打不死的小强越战越勇。有人说明末遇到了小冰河期,天灾不断,是运气不好,其实跟这个关系不大,历朝历代都有大灾,小冰河期康熙也赶上了,崇祯这倒霉孩子就是被他爷爷给坑了,万历少活几年也许明朝就不会这么早亡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兵制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兵制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