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王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王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元璋几几年起兵反元?
1352年。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1368年
朱元璋抗元起义又称朱元璋反元起义、朱元璋起兵等,是朱元璋推翻蒙元的残暴统治,起源于好友汤和参加了起义军,起义成功于1368年。
朱元璋生于1328年10月21日,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
朱元璋于1352年起兵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他在击破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于1368年8月建立了明朝,建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朝立国后,元朝的梁王巴扎瓦尔弥继续据守云南。朱元璋先后遣使招降均被杀,遂定武力攻取。这就是历史上的调北征南。
晋文公死后,强大的晋国分裂为三国给后人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教训?
曲沃武公死后,他的儿子诡诸立为国君,是为献公。因献公伐西戎得到两个女子后,十分地宠爱她们,就想杀掉其他的公子,好让西戎女人的儿子继承王位。这样,晋国就又开始了大乱。既使这样,晋国不仅没有被分裂,而且献公的一个公子重耳当上国君后,还出现了强盛的局面。
格力要掌握核心科技。国君要掌握核心***。其中包括军队核心,政治核心,经济核心,媒体核心,文化核心,最重要的是民心。一旦权力分化。相互制约相互抗衡。士大夫势力崛起。强者吞弱者。失去了平衡。有强权者出现。国君就危险了。秦始皇为什么千古一帝?他看到了周朝分封制度有严重的问题。所以当他统一六国以后才改为郡县制。三家分晋,一是国君无能,二是制度隐患。
晋文公留给后世的教训,就是曾经患难与共,创业而来的兄弟也要有:上下尊卑、主从分明。这一点有两个人最为明了,刘邦与朱元璋。
刘邦建立汉朝称帝以后。当时还存在很多的王国。这些王国和战国时期的诸侯一样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税收。实际上的地位与刘邦相差并不多。而刘邦吸取晋文公患难兄弟。发展壮大之后后世危急晋国***的教训。将各分封国剿灭,对不贪恋权势的却并没有处理。
同样贫苦出生的朱元璋也***取了大致相同的策略。在朱元璋做皇帝的几十年里,可以允许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富贵却不给他们任何权利。于是出现了朱元璋大规模***功臣的局面。但是自动回家享富贵的汤和却不太此列。原因很简单,汤和放弃了所有的军事政治地位,所要的只是富贵。只是待在老家安心休养,对统治没有危害。
我们都知道韩,赵,魏三家分晋。韩赵魏原来都是晋国的公族。三家的祖先追随晋文公逃亡,并最终帮助晋文公登上晋国王位。随后晋文公对这帮追随他患难的兄弟,都给予了很高的地位,位列六卿。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晋文公迅速建立霸业。他们的地位也随着晋文公霸业,逐渐提高。晋文公去世以后的几个朝代里,晋国的霸业一直维持。这时晋国并没有出现公族危机。随着的晋国国主势微,公族危害逐渐凸显,国***利降低。以至于到了晋国后期,晋国各项权利掌控在各个公族手中。晋国国主并没有实际权力。最后的结局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王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王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