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统一的历史课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统一的历史课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举制是如何创立,完善,及废除的?
①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它创立于隋朝,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当时有着重要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国家管理。
②到了近代,沿用明朝的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为出题范围。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要求废除科举、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制度。迫于形势,清***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确立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
③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学习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课程内容在101教育ppt里面都有详细课件你可以下载体验一下。
中国石拱桥介绍?
中国知名石拱桥:卢沟桥,广济桥,五亭桥,赵州桥,十字桥,风雨桥,五音桥,玉带桥等。
1、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2、广济桥。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
3、五亭桥。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
4、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石拱桥 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多种多样,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很快,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 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1,桥洞成弧形,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比如,赵州桥,大拱弧度小,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千千万万桥梁中的典型之作。迄今为止我国保存了大量的石拱古桥。为历代乔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典型的石拱古桥有赵州桥,卢沟桥。赵州桥已历时1400年。卢沟桥雄踞在永定河上,经历近700年。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
太和17年,孝文帝拓跋宏为了推进北魏的汉化改革,加强同中原汉族的联系与合作,摆脱鲜卑守旧势力的掣肘,决定将都城从平城迁往人口更多、交通更加方便的洛阳。
这是其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举,也是表示对鲜卑汉化的最大的决心。这种做法遭到了北魏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为了缓和矛盾,孝文帝打着南征南齐的幌子,取得了任城王拓跋澄等实力派的支持,亲率三十万大军。带着文武大臣,踏上了“南征伐齐”之路。
这时正值秋雨连绵的季节,习惯了干燥的鲜卑老臣们被一个多月的行军中的雨水弄得苦不堪言,纷纷劝谏孝文帝停止南征之举。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大地主的联糸,巩固北魏鲜卑的统治公元494年北魏把都城迁到洛阳。北魏(公元386年一公元534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建立者是鲜卑拓跋部贵族拓跋珪,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到孝文帝拓跋宏时已是第七代皇帝。孝文帝在冯太后的帮助下进行汉化改革,但平城位于汉文化圈边缘,鮮卑贵族势力庞大有着重重阻力。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迁都洛阳。孝文帝事先发布文告要调动兵马进攻南朝,有些贵族享福太久都不同意南征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皇帝御驾亲征只能跟随。北魏大军走到洛阳时风雨交加道路泥泞,这些贵族们跟落汤鸡似的说什么都不肯向南走了。孝文帝说好不南征可以那咱们都别回去了,就定都洛阳吧。贵族们思前想后就同意定都洛阳啦。接着孝文帝进行了一糸列汉化改革,让鮮卑人说汉化,穿汉服,从汉俗,改汉姓比如拓跋姓改成"元"等,孝文帝又实行均田制。北魏经过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大融合,鲜卑人逐渐融入到汉民族之中。从北魏→北周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撤底抛弃鲜卑的一切烙印全部实行汉化政策,鲜卑这个民族撒底融入汉和其他少数民族之中,元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君主和改革家。孝文帝死后三十多年国家就分裂了有人说这是孝文帝改革的结果,这是经不住推敲的,北魏后期六镇发生叛乱是鲜卑上层贵族和昔日旧部之间的矛盾政策偏差,不久被尔朱容平定。北魏真正亡于胡汉后专权***后宫,最终也自食恶果被尔朱容扔进黄河里喂了鱼。
他要推行汉化改革,就必须将旧贵族从他们原来老巢拔离出来。要他们熟悉农耕农业,逐渐放弃游牧生活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因为不这样你就无法统治比鲜卑人多几十倍的汉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统一的历史课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统一的历史课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