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儒学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儒学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儒学在唐代发展的表现并说明其背景?
中唐以后,唐代儒学在春秋学派经学观念以及古文运动的推动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新的观念,这些观念为宋代儒家的兴起作了准备。唐代儒学的这些成就,在方法上得益于对传统儒家经典的重视。
唐代儒学复兴运动起止时间?
唐朝中后期至南宋。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韩愈和同时期的李翱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正统儒学,表明儒学的复兴。
唐代道家,儒家,佛家三教并存,其代表诗人分别是谁?
儒释道三家精通是: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佛教著名诗僧有:皎然、灵一、护国、清江、法振、贯休、齐己……
道教著名诗人有:李白(拿了道牒的)、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
至于儒家,翻开全唐诗目录,基本都是。那些著名诗人,杜甫等等。
儒家在唐朝有多大影响或者发展?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交流学习!
儒家思想在唐朝的发展与影响,从本质上而言,初唐时期的儒学繁荣是形式上的,为何这么说呢?下面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并支持儒家典籍整理,但太过于注重儒家学说意识形态的功能。唐太宗在对儒学的利用上,过分强调社会实践功能,相对忽略了内圣意义。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制定天下无异议的官方教科书,结果自《五经正义》出,而后经义无异说,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封闭和束缚了儒学的灵性,扼杀了儒学进步发展的生机。使儒学重蹈汉代经学的老路,久而久之沦为一种僵化繁琐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
随着初唐儒学的这种***繁荣,文人学士除了讲其成为通往仕途的敲门砖,参加科举考试外,儒学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真诚的信仰。或趋于诗文,获取功名,或遁入禅门,以佛教成为安身立命之所。这就是唐代诗文空前繁荣,佛教空前鼎盛,儒学空前冷落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然,儒学在唐代的现实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一些学者敢于摈弃传统,抒发己见,为儒学的发展另辟新途。如刘知几的《史通》、谈助的《春秋集传》、史征的《周易口诀》、韩愈、李翱的《论语笔解》以及柳宗元等人的著作。不仅其内容远远超出《五经正义》,而且大胆疑古,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他们撇开古代的传统,摈弃门户之见,为宋代学者开创了疑经政经之先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预示着儒学必将发生新的转变和调整。
这些学说有助于使儒家经书摆脱神秘主义的氛围,有助于儒学的发展,也有助于减轻自西汉以来儒术独尊之后,儒家经书被抬高至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从而影响人们实事求是的研究和整理。怀疑本身是学术进步的前提,综上所述,唐朝对于儒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以上是对儒学在唐朝的影响或者发展的问答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补充,一起探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儒学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儒学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