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文化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文化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唐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
政治: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于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并于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经济: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隋朝还在各地修建粮仓,储备粮食,存粮达到可食用数十年,另外还修建大运河,方便南北经济文化发展
文化:由于隋朝时间较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大。虽然有提出改革浮靡文风的要求,但是后继中断,古文运动需要到唐朝中叶才成功的发展起来。当时有专门研究音律学的著作,也有不错的散文与诗歌。在南北朝时,南朝文学讲究声律和彩色,北朝文学讲究质朴切实用。由于南朝艳丽的文学征服了北朝,使得隋朝文学大多承袭梁陈学风,没有新的突破
隋末唐初的历史背景?
当时隋炀帝杨广劳民伤财,逼得十八路反王起兵造反,起义部队中李渊李世民父子实力比较强大,手下精兵强将。
杨广被手下杀死后,李渊李世民打败其它起义军,建立了唐朝,李渊为唐高祖。
隋朝末年和唐朝初年,地方割据势力十分严重。隋末时期的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战争。后期经过接二连三的混战,形成了几股割据势力,但是整个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摧残。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统治危机。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镇压。公元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举兵叛变,达官子弟纷纷参加,隋朝统治阶级正式分裂,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国公认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代大索貌阅的背景?
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是隋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中一项用以整顿户籍和赋役的措施。
隋初,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极为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于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杨坚是如何建立隋朝的,北周的众多皇族亲王为何没有阻止?
公元581年,北周上柱国(中央最高武官)、大司马,杨坚篡夺了北周的江山,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朝南下灭亡了腐朽不堪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乱世割据局面。那么杨坚建立隋朝时,为何没有受到北周宗室的激烈反抗呢?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隋国公,公元568年,杨忠去世,27岁的杨坚承袭他父亲随国公的爵位。
图 杨坚
公元578年,杨坚被封为上柱国、大司马,此时的皇帝是杨坚的女婿(宇文赟娶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这样杨坚在朝政中掌握大权,后宫里又有女儿说话,这样的杨坚培植党羽,一步步实施自己的篡夺之心,就容易多了。
放任北周皇帝宇文赟
宇文赟是一位暴虐***,大兴土木的荒唐皇帝,虽然是杨坚的女婿,但为了实现自己篡夺江山的想法,杨坚必然处处迎合宇文赟,皇叔宇文宪受到猜忌,被宇文赟***,这样宗室的权力就遭到削弱,以杨坚为代表的的外戚集团,就逐渐掌握了权力。
图 宇文赟
宇文赟去世,杨坚掌控都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文化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文化背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