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的历史文化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的历史文化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到隋唐科技方面的成就?
从三国到隋唐时期,取得的科技方面成就
1、数学:
(1)刘徽 魏晋 极限理论 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2)祖冲之 南朝 精确圆周率到七位 比外国早近1000年 《缀术》
数学知识小结:
(1)东汉《九章算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2)刘徽和祖冲之的成就
2、农学: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牧业的生产经验、食品加工和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
农学知识小结 :
为什么说隋朝是空前强大?
隋朝到底有多强大,看完这组数据你就知道了!
茶杯颗粒 2019-02-20 15:49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
给各位看官举几个能说明隋朝强大的事情。
一、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在位期间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这三次东征炀帝均御驾亲征。
第一次隋朝军人超过130万,运输民夫是军人的2倍。
第二次隋朝出兵至少60余万。
第三次隋朝出兵近100万。
别把隋朝给贬低了,所谓的大唐盛世不过窃取的隋朝的成果。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
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改革律令;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收入。
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唐后来的很多制度不过继承而已。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4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
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当时社会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
有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
重农抑商的发展演变?
重农抑商基本从秦朝变法至宋代。在这历史长河里由于战爭不断和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低下,故历代帝王对粮食生产不得加以重视和政策鼓励。当时的商业主要是落后的运输业,对生产力发展无多大促进作用。另外财富集中在商人手里对政权也是威胁。
重农仰商是中国时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从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朝恢复的经济调整,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体现。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副,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在商鞅以前就有了这种思想,这便是其思想的萌芽阶段。
鉴于先贤重农的思想,商鞅深刻认识到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重视农业生产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式将重农抑商思想纳入其变法中,成为一条人们必须遵守的新法令
自商鞅首倡重农抑商后,“重农抑商”思想开始正式活跃于中国古代社会中,经久不衰。
秦汉以法律手段对工商业发展设置人为障碍,向天下昭示抑商、贱商之意。这样,以“法律贱商人”的格局初步形成,他们的抑商之法也为后世所效仿,重农抑商思想至此形成。
宋代时期在商业上实行的国家专卖禁榷制度,禁榷范围除传统的盐,酒,茶外还扩展到铁,煤,香料等品种,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可见,唐宋时期,“重农抑商”的思想仍然在不断发展着。
元朝统治中原后,统治者认识到仅凭之前游牧民族的治国方针是不能有效统治中原的,于是他们学习唐宋统治者的重农政策,鼓励农业生产。
但是游牧组出身的元朝人并不排斥商业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重农抑商”的思想较之前有所改变。
重农抑商思想的衰落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转型,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缓慢发展,较之前几个朝代,统治者对“重农抑商”思想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但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该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的历史文化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的历史文化成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