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想象画,唐朝历史想象画图片

kodinid 4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想象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想象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代绘画风格出现了哪些转变?
  2. 唐代宫廷画特点?
  3. 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的吗?

唐代绘画风格出现了哪些转变?

唐代中国绘画可谓发展繁荣,尤其是盛唐之后,唐代绘画呈现出完备的体制和成熟的风貌。概括起来,唐代绘画发生了这几个重要的变革:

一.在外来风格的影响下,表现出更具写实性的特征

唐朝历史想象画,唐朝历史想象画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盛唐之后,外来因素融入唐代绘画而逐渐呈现中国风格。

三.政教功能转向怡悦性情。

四.仕女画的秀骨清像转向秾丽丰肥。

唐朝历史想象画,唐朝历史想象画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代宫廷特点

唐代的宫廷壁画作为中国壁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传承了前人的艺术精髓,又体现了唐代特有的审美追求与艺术理念,并以多样的题材,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墓室壁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的吗?

唐朝的审美观仍然是多元化的,以胖为美仅仅是其中一种比较突出的审美倾向而已。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一说唐朝人“爱美之心”的状况。

唐朝历史想象画,唐朝历史想象画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代画家的绘画已经成为现在的珍惜文物,是现存的唯一具有可视化的信息。

俗语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可以看唐代的特殊的“影像资料”,就会有一个真实的感受。

所谓见多识广,所谓识人无数,其实就应该包括历史上的,博物馆里的古代丽人。

欣赏唐代绘画,可以看出,所谓的仕女图,其实就是现在的美女的意思,古代文人墨客比较斯文,不会直截了当的称呼大家闺秀为“美女”,往往用“仕女图”的方式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唐代文人吴少微曾经写过名为《怨歌行·城南有怨妇》的一首诗,其中有:

自怜春色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小腰丽女夺人奇。

杜甫的《<绝句漫兴.其一>》: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说到唐朝美女,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杨贵妃,而说到杨贵妃,很多人就说其是胖美人,继而以此论断“唐朝以胖为美”,不过这种说法是很荒唐的,盛唐崇尚丰腴,跟胖完全是两码事。

唐朝分成初唐、盛唐与晚唐,其中的初唐与晚唐都并不以胖为美,著名大画家也是唐太宗的表弟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之中,除了表现太宗的圣人形象外,唐太宗身边是侍女们各个身形清瘦高挑,丝毫没有健硕丰腴的样子。

在唐朝以前的朝代,普遍喜好瘦弱清丽的女子,初唐时期依旧延续了前朝这种崇尚纤细高挑的审美观点。

唐僧人法宣在《和赵王观伎》中写道“宫中束细腰”之句,此外当时还有“纤腰弄明月”之类的句子,描绘当时的审美喜好。

随着唐王朝实力的强盛, 盛唐时期开始出现了崇尚“丰腴、英武与健康”的审美观念,不过这跟所谓的以胖为美相差甚远,完全不是一回事。

古代整体的生产力水平相当有限,在民间普遍吃不到肉与油脂的情况下,长胖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而女子想要成就丰腴的身材也并不容易。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力大损,生产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而唐朝人的审美观念再次回落,出现与初唐相似的情况,当时描述美女的诗句,比如“素肌纤弱,不胜罗琦”,像柳腰、樱口、纤纤之类,都是描述当时美女的词汇。

无论是《旧唐书》和《开元天宝遗事》,还是其他史料,没有任何说杨贵妃是个胖子的描述,而所用的形容词,多是丰艳、丰腴、素有肉体之类,真正开始说杨贵妃胖,其实还是宋朝时期,可当时的人根本就没见过杨贵妃,而杨贵妃也没有画像流传,对于胖贵妃的描述全都来自于当时人的猜测而已。

而在见过杨贵妃的人之中,最出名的就是诗仙李白

对于杨贵妃,李白笔下的描述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想象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想象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杨贵妃 唐代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