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皇帝评价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皇帝评价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皇帝对朱元璋的看法?
明朝皇帝对本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来血缘关系而尊敬外,在其他方面对老祖宗并不怎么样。比如,朱棣造了朱元璋的孙子的反,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朱元璋的安排。朱元璋的殉葬被明英宗废除,这些都说明朱元璋的子孙对他的看法不高。
朱瞻基评价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位), 年号“洪武”。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3月16日 -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 ,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
如何评价明朝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作为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在明朝末期不但未能“中兴”大明,反而将本已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进一步推向了灭亡的道路。
清朝在《明史·神宗本纪》中这样评价:“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虽有失偏颇,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万历皇帝对明朝***灭亡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即位之初,在其母慈圣太后的严加管教和引导下,他任用张居正等大臣辅政,***用了张居正的改革办法,一定程度上使嘉靖以来便开始走向末期的大明王朝出现了“回光返照”的局面。但张居正死后,亲掌大权的万历一改之前的形象,否定张居正,并从国本之争开始与大臣们陷入了多年的“口水战”,以至于为了躲避大臣们的上书二十多年不上朝,任由官员们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中,严重破坏了晚明的政治生态,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
万历在位的48年里,各类对外战争也严重拖累了中央财政,“万历三大征”虽然取得胜利,但耗费了大量的银两,粗略统计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
《明史》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
此外,万历时期,明王朝未能有效地研判和制止后金的崛起,并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中打败,以至于后世之君疲于应付,导致国家一点点的战争中消耗殆尽。
万历皇帝:
让太监到北京市面上给他买书,佛经、小说、医书、绘本无所不读。他下令重抄了一套历朝《实录》留着自己看。第一次妖书案里郑妃出版的那本《闺范》,也是东厂交给皇帝、皇帝赐给郑妃的。他后期不出面参加经筵,却让翰林官定期把讲义写出来给他看。
2、对军事事务非常关心。
晚明赐给出征统帅尚方剑的惯例就是从他这儿来的。颁发内库给前线。把爱将李如松的地位抬到和文提督宋应昌平等,绝无仅有。还专门下诏给朝鲜的国王,把他骂了一通,要他自强。
3、喜欢敢于任事的大臣。
不喜欢大臣被弹劾之后就要辞任。有病的话把文件拿到家里去办公也行。对弹劾自己的言官表示无视,但常常对弹劾大臣的言官下重手。但也不会给予过度的宠信。
4、避免滥用厂卫。
据说锦衣卫监狱的庭院里都长满了草。
5、对宦官颇为防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皇帝评价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皇帝评价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