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表解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表解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历史主要内容有哪些?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自小贫苦,当过和尚要过饭。但是人家人穷志不短,投军到郭子兴的部队,驱除元朝建立明朝,国号洪武。
太祖的长子朱标,马皇后所生,立太子,不幸病故。复立皇孙朱允炆为帝,号建文。太祖四子朱棣,封燕王。建文帝削减番王势力,燕王不甘平庸,起兵造反,攻下京城,国号永乐。方孝儒不服,被诛十族。血染京城!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二)司法方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设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1、原因: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明朝主要史实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二)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重点)
1.废丞相—加强皇权
明朝前期是指哪些年?
目前学术界对明代历史分期的划分是:前期(开创时期):洪武朝至英宗朝王振专权(1368-1441)中期(积弱和改革时期):正统七年至万历十年(1442-1582)后期(衰败时期):张居正去世至明亡(1583-1644)这是传统划分方法,有的学者习惯将正统十四年(1449)的“土木之变”作为前、中期的界限也有学者对万历时期为衰败时期表达了不同看法,并不认为明朝衰亡始于万历朝。
请问明朝中央官制完整的内容是什么?
明朝初年的中央官制基本沿袭唐宋旧制,公元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彻底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到了中后期,内阁大学士权利变大,六部的权利削弱,内阁首辅虽无丞相之名,却是执行丞相之权,拥有丞相之实。
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感谢邀请回答。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拿下了元朝的集庆路(今南京),于是改为应天府,设置大元帅府,并且自称吴国公,模仿元制设置江南行中书省,开始逐渐形成最初的中央机构雏形。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应天为大本营,不断扩展势力,逐渐成为元朝末年不可小觑的一支反元力量。这一年,朱元璋改称吴王,称王建制设置百官,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以李善长和徐达分别担任右、左丞相。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把这年改称吴元年,以李善长为左丞相,并开始制定各种职官制度、各项律令,开始筹备统治天下,这一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二人北伐残元,元朝已经犹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败亡,朱元璋获得天下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史称明太祖。
天下统一之后,朱元璋很快就开始着手内部的整顿,朱元璋权力欲极强,鉴于过往历朝历代丞相权力过大对皇权压制的教训,朱元璋开始削弱相权。
公元1380元,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并顺势取消中书省,直接管理六部,并诏令后代嗣君不许再设丞相,实行六部治国,彻底废除丞相制度。
到了明成祖时内阁大学士参与机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开启了明朝两百年的内阁制度。但是这时的内阁大学士品阶较低,虽然协助皇帝参与机要政务,但是权力受到种种限制,只能说是皇帝的一个秘书班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表解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表解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