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明朝名将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明朝名将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开国大将名单?
明朝的开国大将的名单大致如下:
1.徐达徐达是明朝开国的统帅,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自幼习武,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投靠郭子兴后,回乡募兵,徐达就欣然***,从此就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征战四方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朱元璋登基后,封徐达为魏国公,他的女儿还是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
2.常遇春常遇春是安徽怀远县人,他是元末红巾军的将领,明朝开国名将。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从小就练习武术,成年后,他善于骑射,使用各种兵器。常遇春刚开始时投奔了绿林大盗,到处打家劫舍,时间久后,他觉得这不是个长久之计,打算另谋出路。在和州时遇到了朱元璋,他听说过朱元璋是有作为的人,于是他暗中观察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是个能干大事的人,立即决定投奔了朱元璋。从此常遇春成为了朱元璋的一位猛将,明朝建立后,常遇春封为鄂国公,太子少保,中书平章事。
3.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安徽定远人,有胆有识,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蓝玉开始时是在常遇春帐下效力,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因此蓝玉升迁很快,由千户,指挥使,升任为了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二年,他被封为了永昌侯,征虏大将军,二十一年又拜为了大将军,凉国公。
4.冯胜他是冯国用的弟弟,定远人。他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
5.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有勇有谋,他是明初大将中唯一读过书的人,算得上文武双全。
6.邓愈安徽泗县人,16岁就开始反元了,并有自己的部队,在盱眙时投奔了朱元
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丽江王,谥“武靖”。
邓愈
《明朝那些事儿》的人物介绍?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上面这段文字,是现在迅速流行的史书《明朝那些事儿》的开头,如此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来的史书中可以说是新的尝试。易中天的火爆,似乎开创了写史书的一种新方法,史书不再枯燥无味地说教了,从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走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从普通读者到学术人士等众多人的眼球,现在这本书已经正式出版了。 截止到2009年,《明朝那些事儿》已经正式出版了七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明朝名将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明朝名将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