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战争唐朝历史,天宝战争唐朝历史背景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宝战争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天宝战争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天宝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2. 北宋天宝年间介绍?
  3. 唐朝的“天宝危机”一共持续了多长时间?
  4. 唐朝为什么会和南诏国进行十五年的长期战争呢?
  5. 历史上的天宝战争是怎么回事?

天宝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王朝扶持南诏,本想借其牵制吐蕃。南诏势力坐大以后,唐王朝又企图对之加以控制。及皮逻阁死,双方在王位继承上发生矛盾,加之边臣骄暴贪残,终於导致了南诏叛唐。

双方反目以后,唐王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企图一举消灭南诏。因其均发生在唐天宝(742-756)年间,史称“天宝战争”又称“唐天宝战争”。

天宝战争唐朝历史,天宝战争唐朝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宋天宝年间介绍?

北宋没有天宝年间,北宋有天字的年号只有天圣,天宝是唐玄宗隆基的年号,共计使用15年。

天宝(公元742年正月—公元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756年年号改为至德。

大宝(或作天宝,1149年-1155年),也是后理皇帝段正兴的年号,共计使用7年。

天宝战争唐朝历史,天宝战争唐朝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的“天宝危机”一共持续了多长时间

天宝危机简介 唐朝在开元年间富强繁荣的情况下,潜在的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到天宝年间(742—755),潜在的社会危机已经成为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 ***后期,唐玄宗开始不愿过问政事,只想安逸享乐。天宝二年(743年),他纳杨玉环为妃后,更是专以声色自娱,大肆挥霍,生活糜烂。在玄宗后期,政治***,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佞之人相继当权。他们随意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使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

唐朝为什么会和南诏国进行十五年的长期战争呢?

前期,大唐需要有一个政权作为其在滇西的代理,所以扶持南诏对抗吐蕃。南诏统一后,扩张至滇中乃至整个云南,这是***所不能忍的,加之杨国忠及党羽的一再挑衅,最终南诏叛唐加入吐蕃,天宝战争爆发。其后几十年里,南诏吐蕃***你来我往,频生战端,直到异牟寻南诏再次归唐,。不得不承认,从皮逻阁到阁罗凤再到异牟寻,南诏左右逢源且经过一系列战争实力达到巅峰。而李隆基特别是晚年,昏招迭出,亲自葬送了***盛世,其过大于功。

历史上的天宝战争是怎么回事?

关于天宝战争的基本经过,其他回答已经较为详细,百度一下也可以找到,此不赘言。但是战争结束后发生的两件事情比较有趣,跟大家作一分享。

天宝战争唐朝历史,天宝战争唐朝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宝战争后,大获全胜的南诏国主阁罗凤并未狂妄自大,而是主动向唐王朝请罪,并告诫子孙,若有机会当重新臣附***。为表明心意,还在当时都城立了一块石碑。碑文中,阁罗凤说明自己叛唐纯属无奈,是***地方官员欺人太甚,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此碑现在仍立于苍山脚下,即著名的《南诏德化碑》。

到国主异牟寻时期,南诏多次遣使入唐,重申当初的冤屈和无奈,并愿意称臣,请求重新恢复邦交关系。彼时的***,受困于内忧外患,已没有深入南中、兴兵伐罪的资本,而且也认识到了当初所派地方官确实所托非人,故而接受了南诏的输诚之举。

此外,对于天宝战争中牺牲的***将士,阁罗凤着人妥善安葬。尤其是对兵败***的统军大将李宓,更是厚葬于苍山斜阳峰下,并立祠祭祀。其祠至今犹在,即是大理著名景区“将军洞”。

南诏亡国后,大理国逐渐兴起,洱海流域成为白族人民的栖息繁衍之地。白族人的宗教信仰独具特色,尤其以本主信仰最为普遍,是白族人婚丧嫁娶等一切日常生活的核心。有意思的是,曾经率军来伐的敌将李宓,最终却成了白族最著名的本主之一,被众多白族群众视为庇佑一方的保护神。将敌军将领视为神明,也很好地体现了洱海流域文明生态的开放与包容。

我是知古君,致力于正史考辨,所说如有不确之处,欢迎留言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宝战争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宝战争唐朝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天宝 南诏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