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历史隋朝兴亡的讲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中历史隋朝兴亡的讲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是怎么统一的?有哪些建树?为什么仅存38年就灭亡了?
隋朝之前是南北朝,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被迫禅位大丞相杨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建国38年灭亡主要原因是对内修运河等民力消耗过大,对外三征高丽消耗军力,威望下降,百姓被剥削后造反,作为统治阶级的世家大族也相继反叛,于是灭亡。
隋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有么有关系?
随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杨广首先滥用民力,其次是动了门阀的利益所以才会灭亡。滥用民力来说就是修大运河、三征高丽以至于民怨沸腾。
其次开设科举打破了门阀世家垄断贵族、士人阶层的垄断。因此隋炀帝失去了门阀世家的政治支持。而贞观之治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深刻的认识到了随朝灭亡的原因,利用唐朝取代随朝期间门阀世家元气大伤,传承随朝科举制度极大削弱了门阀世家的影响力,修养生息使得贞观之治空前繁荣!
有一定关系,唐太宗吸取隋朝暴虐统治的教训,从而有了“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时间轴及事件?
、隋朝开国到灭国的时间线
1.
隋朝开国 公元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隋文帝杨坚改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
2.
统一国家 公元587年10月隋文帝废除西梁,588年发动灭陈战争,并于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3.
开皇之治 隋文帝统一后,励精图治,一方面躬行俭朴 ,一方面***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
隋朝的灭亡与其他王朝的灭亡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原因?
其他王朝的末代帝王,其实大多数是背了祖先的锅,到了他手上已经积重难返,回天乏术了。但是隋朝,是真的被隋炀帝杨广自己生生给玩残的。他以一己之力,玩废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堪称史上第一败家子。
隋朝之前其实很强大,接了北魏打下的好底子,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那比唐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唐朝巅峰的时候,人口不过刚赶上隋朝。主要是隋末战乱带来的人口死亡太高。
其实摸着良心说,隋炀帝并不是个废物皇帝,讲真,废物才不会败家呢。甚至可以说高瞻远瞩雄才大略,虽然喜欢玩乐,***了点,但是这真不是什么大事。皇帝嘛,玩几个女人,吃点好的,喜欢出去旅旅游,这都不是大毛病,国库花点钱而已。
他最大的毛病是好大喜功。
先说打高句丽。这个一点问题没有。如果说韩国人祖先什么时候最有可能入主中原,就是这个时候。
高句丽人当时,首先政治制度,是照搬中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农耕民族,更重要的是,此时高句丽人占据了东北。东北那地方现在大家都知道,粮仓啊。高句丽当时人口直逼千万。如果任其发展,在这么下去,过个三五十年,人口翻翻,两三千万人,这个战争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很危险。
于是,打。
这个其实也没啥大事。因为同样的原因,后来唐太宗也打过,还屡战屡败,搞得现在韩国人都意淫抓住了李世民,还割了耳朵。
他还挖大运河。
大运河是个好东西,直接搞活了南北方交流,为后世开发大江南打下了好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历史隋朝兴亡的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历史隋朝兴亡的讲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