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之前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之前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早期、中期、晚期是怎么划分的?
1、明朝早期:开创与进取期。这个是从明太祖到明宣宗。也就是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国到宣德十年(1435),67年。
2、中期,从正统元年(1436)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130年。
改革时期,从隆庆元年(1567)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15年。
3、晚期,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亲政,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台湾在明朝之前是什么状态?
台湾在明朝之前是完全野放的状态,没有政权,大陆上的王朝也没有对其管理。
那个时期的台湾,陆续有人从大陆迁来居住,没有城市,没有国家,自由野放。
最早关于台湾的记录是三国东吴时期。
黄龙二年(230),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带兵万人去过台湾,结果只是“得夷洲数千人还”。没有占领地方,开拓疆域,可能还是地方偏远,人迹罕至,觉得价值不大,所以劫掠人口几千就结束了。详见《三国志》的《吴主志》。
后来经历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都没有开拓台湾,最大的程度是占领了***的澎湖地区。
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戌守。
在明朝的时候荷兰人攻占澎湖,大明和荷兰人为此开打,最后和解。我们的明朝劝荷兰人:澎湖是我们的,台湾是块化外之地(未沾王化),随你们去玩。于是荷兰人才上了台湾岛,开始建立城市管理台湾,后来就是郑成功***了,再后来大清攻占了台湾,真正将其纳入版图。
这么一块宝地,在古代地广人稀的时代,是真正的化外之地,无人问津。
要是郑成功不***,几十年后清朝未必会***。要是让荷兰把台湾占领几百年,或者中间让日本得了台湾,现在台湾基本不会有中国什么事儿了。而且,当初清朝占了台湾也并不想要,还是攻台的施琅力争才并入版图的(清朝的意见是台湾乃弹丸之地,得之无益,失去无损,没有意思,还不如把人口迁到大陆划算,和一千四百年前的孙权并无二致)。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远迈汉唐,可有人又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军事力量是硬指标。明朝前期,徐达,常遇春,邓逾,李文忠如雷贯耳,蓝玉打垮北元***彪炳千秋;朱棣远征漠北,发明了火枪三段击,同时天子守国门,张辅,朱能在靖难战役中刷新了军事理论,大书特书;同时,靖难之役中,南军的铁铉一个书生竟然在济南单独抵挡朱棣一年,充分展示了明朝读书人也生猛;明朝中期在北京围困万千重时,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证明了明朝大员也生猛,后来的朱厚照,明朝最闹腾的皇帝,在宣府的应州城打得蒙古人10年不敢来边境烧杀抢掠,虽然被人污蔑为史上最无厘头战役,但是根据后人公正评判,朱厚照的明军歼敌在5000人左右,可以看到朱家子孙继承了朱元璋的军事天分,朱家子孙有种;宁王朱宸濠叛乱,一代天才王阳明诞生,在中央还没收到消息是,王阳明召集吉安知府武文定等地方官38天平定叛乱,证明了明朝知县们也生猛;明朝后期,嘉靖皇帝不理政事只知炼丹,倭寇横行,戚继光从义乌那里的矿工樵夫招募组建的私人卫队戚家军用鸳鸯阵打得残暴凶残的倭寇经常100:0,300:0阵亡,看到了明朝汉人尚武的精神犹在;万历怠政,但是在朝鲜战争中,万历皇帝竟然说出了朝鲜之战宜早不宜迟,朱家皇帝们运筹帷幄的战略素质复活了;李如松发扬领导干部的带头精神在兵力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收复平壤;在错误指挥的碧蹄馆战役被优势日军围困的情况下,5000:30000的劣势下发扬亮剑精神打得日军指挥官小西行长见识了明朝军人的刚猛硬,另外邓子龙的上司陈陵,一个臭名昭著的在锦衣卫留下案底待查的***犯竟然在后期朝鲜战争中将明朝并不强大的海军打得日本海军节节败退,充分展示了明朝贪官实际办事能力,明朝贪官也生猛。
明朝纵然特务政治横行,官员拉帮结派,但是明朝依然人杰辈出,是个值得尊敬的朝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之前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之前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