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过程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过程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找一些关于明代的历史?
瓦刺本与明朝有朝贡贸易关系,但每***朝贡名义大肆讹诈明朝物品。按照定制,瓦刺每年的贡使不得超过五十人,而正统四年(1439年)以后,瓦刺每年派到北京的贡使多到二千人以上。明朝供应瓦刺贡使的费用十分浩大,如仅大同地方每年的供应费即达三十余万两。而且瓦刺来使又虚报名额,每每冒领尝赐,又沿途抢掠财物,私买弓箭等违禁物品运出塞外。明朝镇守大同太监郭敬是王振的亲信,此人贪暴纳贿,每年私这大量钢铁箭头,用王振名义送给瓦刺,瓦刺则遣人赠送王振良马。这种走私通敌的活动,严重破坏了明朝的边防。正统十四年(1449年)春,也先遣使二千人到北京贡马,而诈称三千人,要求按虚报名额给予尝品。王振平时勾结瓦刺,这次又轻心戏弄,一定要按照实际人数给尝,而且又大减其马价。也先闻报大怒,遂于这年七月分兵四路,大举南下,也先亲白领兵进攻大同。王振不作充分准备,即挟英宗领兵五十万亲征,群臣皆言不能轻易出兵,但王振不听。大军离京之后,北出居庸关,过宣府(河北宣化),向大同进发。一路上王振专制横行。成国公朱勇等人向王振白事,皆膝行而前。兵部尚书郎野和户部尚书王佐请帝回兵,被王振罚跪草中,至晚方释。大军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饥寒交迫,死者满路。月初,大军抵达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军屡败,因而惧不敢战,又立即折回。而途中王震非要挟英宗回老家土木堡,光耀门庭,以至耽误行程。当明军至土木堡(河北怀来境),被瓦刺军追上,兵士死伤过半,随从大臣英国公张辅等五十余人皆阵亡,英宗突围不出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锤打死,此即所谓“土木之变”。明末清初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明末清初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在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使他们认真反思,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明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明朝前面是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定都开平府(上都)。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过程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过程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