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隆庆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隆庆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隆庆帝的名字是垕还是坖?
隆庆帝本名朱载坖,又作“朱载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六年。
他在位期间,将政事委任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阁臣,兴利除弊,又重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等帅才,加强边防。经过一番整顿,国势有所起色,实现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两件大事,为万历中兴的局面奠定基础。
隆庆皇帝登基哪一年?
朱载坖(jì)(明穆宗,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即隆庆帝,出生于北京,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杜康妃。 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即位后亲贤远佞,***冤狱,免除田赋和欠赋,解决“南倭北虏”问题,废除海禁,史称隆庆新政。但他沉迷媚药最终因病去世,葬于昭陵,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公元1572年闰三月, 明穆宗朱载垕染病,休养了二个月后又上朝视事,却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由皇太子继位后病逝。
隆庆皇帝之前的皇帝是?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09月16日—1567年01月23日),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04月20日—1567年01月23日在位),年号“嘉靖”。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于乾清宫驾崩,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庙号明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明永陵。
明12皇帝?
朱载坖(jì)(明穆宗,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即隆庆帝,出生于北京,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杜康妃。 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即位后亲贤远佞,***冤狱,免除田赋和欠赋,解决“南倭北虏”问题,废除海禁,史称隆庆新政。但他沉迷媚药最终因病去世,葬于昭陵,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隆庆帝是叫朱载垕还是朱载坖?
隆庆帝本名朱载坖(jì),别称朱载垕,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他即位后亲贤远佞,***冤狱,免除田赋和欠赋,解决“南倭北虏”问题,废除海禁,史称隆庆新政,奠定了万历朝繁荣的基础。 但他却沉迷媚药,导致身体衰弱,最终因病去世,终年36岁。
有记载说:隆庆六年闰三月,朱载坖因为与妃子玩***了,竟然休养了两个月。但刚往金銮殿上一坐,就头晕眼花手打颤,不得以便又接着卧床了。 朱载坖知道命不久矣,便把张居正等三位大臣找来,立了遗嘱:“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从此一病不起直到逝世。
通常说法将明穆宗的名讳依《明史·穆宗本纪》而认定为“载垕”,其实这是后世的笔误。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史料中,明穆宗的名讳实为“载坖(jì)”。《明实录》明确记载,“上命皇第三子名载坖,第四子名载圳”。拥裕派大臣陈以勤在为朱载坖辩护时也提到:“乃生而命名,从元从土,若曰首出九域,君意也。”而邻国朝鲜所保留的档案中也记载明穆宗名为“载坖”。并且明穆宗并没有改名的迹象,而叫“朱载垕”的在当时另有其人,那就是齐东安和王。
晚明重臣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误将明穆宗之名讳写作“载垕”,此一讹误为清廷官修《明史》所沿袭,导致后世普遍弄错了明穆宗的真实名讳。
所以两者其实皆可。毕竟对于明清两朝的皇帝,他们的名字都不是一般人能马上知道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隆庆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隆庆帝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