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贵阳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贵阳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省的建立:明代建立以后为了保持局势的稳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2、开发进程加快:大兴屯田,移民实边,寓兵于农,注重发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加驿站,是驿道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在手工业和矿业方面,开设了很多局所。在城镇建设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3、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地主经济飞速发展。4、大规模的进行改土设流:贵州原先是土司统治区。从永乐十一年起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土设流。后来又不断的扩大流官的统治区域。贵阳贯城河历史?
贵阳贯城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人工运河,建于明代,原名金鱼岑河,明朝永乐年间改名为贯城河。贯城河以白云区新龙渡为起点,流经贵阳市区中心,岳池、花果园、英雄广场等地。贯城河曾是贵阳城市历史的重要交通纽带,是水运货物和行人的主要通道,也是贵阳城市防洪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贯城河的原貌逐渐失去,在城市规划中也逐渐被忽视。近年来,贵阳市***积极开展贯城河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等工作,旨在恢复贯城河的历史和美丽。
贵州建省始于什么时候?
明朝。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明洪武年间是谁征黔楚?
明朝洪武五年(1372)蓝玉征黔,黔江入彭水县,洪武十年(1378),蓝玉再次征黔,驻官兵1216名,置黔江守御千户所。洪武十四年,复置黔江县,所,县并立,文武兼治。黔江守御千户所隶四川都司所属的重庆卫,持续275年。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明廷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左副将沭英及步骑三十万征云南。使安陆侯吴复仍领赣州等卫官兵万余人渡鸭水(今鸭池河)进入水西,分踞要害,筑城戍守。大军进至水西“郭张”地安营扎寨。“郭张”(彝语:河湾畔的坝子)即今日黔西城所在地。
明代贵州辖境支离破碎、且地狭民贫,何以单独立省而非分属四川、湖广、云南、广西?
听过一位老学究说过这么一句话“贵州,西控云南,北接巴渝,东防湘楚,南出粤海”,可以说是对贵州地理区位比较好的一个概括。
处于西南腹地的贵州,一不邻边,二不临海,而且四面环绕的几乎都是相对比较重要的边陲地区,比如四川、云南、两广等,这一点和重庆类似,但是重庆沿江,从长江可以长驱直入,而唯独贵州,据守高山天险而独处高原,有非常高的战略价值。
△位于贵阳花溪的夜郎谷
自古以来,从中原江南地区,比如湖广、湘楚等地,想要入川、入滇,贵州几乎成为很多驿道商队的必经之途,特别是近代以来。
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贵州的地界上,就已经群雄并起,比如牂牁国、夜郎国、且兰国等,其中夜郎国还曾经成为西南夷各部中势力最强盛的一个部族。一直到元明时期,元朝贵州很多地方属于土司治理,当地势力很大的四大土司:黔西的彝族水西安氏、黔中区域的播州杨氏,铜仁一带的思州田氏,黔南部分区域的水东宋氏,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唐代地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贵阳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贵阳明朝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