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年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年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轴大事?
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这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期,它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尽管这一时期华夏组的宏大空间(“中国”)还很有限,尚没有对南北四方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但中国文明的基石已初步奠定,象形会意的汉字、儒墨道法等诸子思想、宗***理等等都对后世影响甚巨。
三、定型期:秦汉
如果向前追溯,一统帝国文化的端绪应该溯源至春秋战国之际,因为其时所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变革和文化大转型,已经寓合着政治的大一统和文化的大一统。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元明时期至清朝中期,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暮气沉沉,又孕育新生。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为代表,西方人带来了近代的世界观念与自然科技成就。但到雍正年间,传教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总特点是新旧杂陈,外来的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冲突又交融,两种文化展开较量,“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金庸作品时间轴?
1,《越女传》,春秋末期公元前448年前后。
2,《天龙八部》,北宋哲宗时代,大概公元1100年。
4,《神雕侠侣》,南宋末年。
5,《倚天屠龙记》,元朝末年。
6,《笑傲江湖》,明朝中前期。
7,《侠客行》,明朝中后期。
8,《碧血剑》,明朝末期。
9,《鹿鼎记》,清康熙年间。
10,《连城诀》,康熙中期。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轴?
按照西方对文明起源的定义,中华文明发源于3000年前。而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000年,应是8000年前。
1、传说时期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前26世纪-前22世纪末前21世纪初)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2世纪末前21世纪初-前17世纪初)
商朝(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初)
周朝∶西周(前11世纪初-前771)
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前770-前475)
战国(前475-前221)
3、秦汉时期秦朝( 前221-前206)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年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年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