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开凿大运河历史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开凿大运河历史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在位皇帝三点,四段及其作用?
在位皇帝:隋炀帝
作用:沟通了南北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便利了交通。
隋朝大运河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待开皇九年(589年)三月平定南陈后,为了将江南的粮食和纺织品运送到北方,又陆续开凿了数条运河。最终形成洛阳为中心,首尾相连的几条运河。 开皇七年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 到扬州,开 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
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东段自 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 、宿县、 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大业四年608年又开 ,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 至天津,继溯 通今北京。公元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 、通济渠、 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西接西安,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大运河都在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大运河分为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个部分,全长达到2700公里,通达我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是中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成功开凿,让中国的大运河充当漕运历史中重要的通道长达1200多年。这些大运河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些大运河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例如闻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
隋朝前的大分裂时期,一些地方政权从本区域的交通、经济等利益点出发,大都开凿了一些地方性运河,这些运河,从客观上来说是为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我们现在去看看隋朝开凿了哪些大运河:
隋文帝时期开凿了广通渠和山阳渎。
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广通渠是对对汉代槽渠的疏浚;山阳渎是吴国邗沟故道;通济渠是利用汴渠(蒗宕渠)的河道来开凿的;邗沟是杨广开凿大运河重要的一部分,它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是利用的东汉所开凿的邗沟直道;永济渠是利用以前多个朝代所留下的沟渠疏通而成;江南运河是在六朝以来所开凿的江南运河的基础上加以疏浚而成。
宋朝人张方平曾经这样认为漕运的重要性:“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乐全集》卷23《论京师储军事》
隋朝开凿大运河,是想借助大运河能沟通南北的便利性来改变漕运的便捷条件,将战略物资能快速转运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大运河的开通可以极大的稳定地方对中央的漕粮供应,保证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粮食,同时还能支撑统治阶级高层机关的正常运转;大运河还能强有力的支撑国家的战争机器可以正常运转,不但是在运送物资,就是在快速运兵上也有巨大优势。
大运河的开通,不但让当地的水利更加发达,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农业水利的快速发展;同时漕运的发达还给沿线的城镇带来非常多的好处,让沿线的城镇能随着漕运的兴盛而出现繁荣昌盛;大运河的开通可以给商业经济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带来的大量商品和贸易机会。商品的流通,城镇的兴旺,这是每个掌舵人都希望看到的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开凿大运河历史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开凿大运河历史背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